中国食品安全报讯 (李涛)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有关部门保障春季学校食品安全。《通知》要求,要坚决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压紧压实属地监管责任,落实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强调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依规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还要求,要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工作,加强食品在采购、储存、加工、发放等环节的减损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文明用餐习惯;倡导学生餐食减油、减盐、减糖,持续推进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扩面,加快智慧监管赋能。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保障学校食品安全、保护下一代健康成长,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实现我们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为坚决落实国家指示指导,进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用餐安全,北京市各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检查、创新引导,对辖区中小学及周边餐饮单位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行动,督促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这一系列举措起到了首善之区的示范带头作用,为从源头上保障学生在校食品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校园食堂服务的特定对象,决定了其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以此为支点,大力推进食育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性。如果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社会联动性,全面深入、大力开展食育活动,帮助学生从小了解食物和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完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而言,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可以倡导食育,学校、家庭、媒体联合,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即灌输食育理念,将食育课程融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辨别食物、营养搭配、饮食文化,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能力;学校等有关教育单位要做好一定的课程与实践的统筹规划,做到食育有人会教、有课能上、有地方能实践。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到,亿万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进而用共治共育的理念,促进食育,由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共同发力,为食育推广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牵动着家长乃至全社会的神经。我们拥护持之以恒地实行“零容忍”监管,我们也期盼优化利用社会资源,实现食育和智慧监管齐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保障下一代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