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1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指导,新利18官方备用网站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德市人民政府主办,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的“第十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承德)大会”在河北省承德市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加强监管信息交流,共治食品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重庆市云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树林出席会议并表示,近年来,云阳县统筹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主体达到3100多家。食品及农产品的抽检率每年保持千人7批次以上,抽检的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7%以上,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稳定保持在85%以上,守住了连续25年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顺利通过了省级初评。
坚持融合为先,推动食品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一是机制融合,建立立体服务机制,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联动的大服务机制。建立部门信息互通机制,精准筛选服务对象,精确定位服务事项,建立科所队联动机制,清单式管理服务对象和服务事项,确保帮有结果,扶有成效。二是技术融合,推行食品生产许可前置服务机制,实行“科、所、专家”三方联动,“线上线下”双线联合,有效降低食品生产企业的制度成本。
坚持品牌驱动,激发食品产业的内生动力,强链壮群。一是提品质,强化标准引领赋能增效。创建龙缸茶叶(名优茶)等国家级、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发布《云阳鲜面》《三峡阳菊》等团体标准,33%食品生产企业制定备案的企业标准,46%规上食品生产企业通过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三峡阳菊年加工干菊花2000吨以上,产品远销北美、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二是创品牌,强化政策扶持促产扩销。制定出台了《云阳县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暂行办法》《云阳县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企业升规、出口备案等方面给予差异化补助。全县食品生产企业专利拥有量达304件,食品及农产品注册商标6733件,培育“云阳红橙”等7件地理标志商标和“三峡云菊”等21件马德里商标,品牌助力产业发展效应凸显,带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增产近百亿元。三是增品种,强化供需互促延链补链。依托覆盖全产业、全品种、全门类的“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实行政府背书,建立准入退出机制,提供保险保障,制定品牌生产标准,以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母子”结合模式开拓市场,“天生云阳”年销售额突破150亿元。“云阳鲜面”发展势头强劲,20余万云阳面工覆盖31个省市、75%的鲜面市场,“云阳面工”获评全国“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云阳小面”产业链活力迸发,创新研发出蔬果面、无坨面等10余个品种,年产值突破10亿元。云阳香醋年产量西南地区第一,云阳预制菜直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坚持严管压舱,构建食品产业共治体系,稳链固群。一是“三责”融合,严防源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管领导率先垂范,镇街、村社干部主动履职,做到包保全覆盖、监管无死角。搭建“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实现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有机融合。二是“产链”思维,严控风险。出台《云阳县小微食品生产企业共享检验室建设试点工作实施细则》,鼓励引导链上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打造“渝东北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提供全产业链检验检测服务。全县食品主体全覆盖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压紧压实全链条主体责任。三是“数智”治理,严管过程。推广运行“重庆阳光食品”App,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入驻。“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数字监管体系化运转,实现风险隐患精准识别、及时预警、闭环化解。运用“智慧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全过程网络留痕、全链条闭环管理、全环节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