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里的草莓在这个季节应该还是一颗颗期待的种子,然而,在农业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在设施农业的加持下,草莓的成熟期就来了个“乾坤大挪移”,从夏季里不起眼的十八线小妹,变成寒风中暖人心田的当红一姐,弥补了冬末春初没有应季鲜果的空白。
千百年农耕文明,农业与水,“姻缘”不断。水是农业的“命根子”,一点一滴,当思来之不易。对于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的北京来说,农业追求用最少的水、得最高的产,尤为重要。
随着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近年来,北京市、区两级农业部门一起开展小型精品西瓜抢早栽培技术研究,借助于新型育苗技术和种植技术,既提高西瓜的品质,也极大提前了西瓜的上市时间,广受种植户的欢迎。
春之始,在京郊乡村的泥土之中,处处蕴藏着同样的脉动。
2月4日,时序立春,一年一度的“北京草莓之星”评选活动如约而至。在北京农业嘉年华博览园评选现场,浓浓的草莓香飘溢在空气中,入眼皆是红的、粉的、白的、粉白的等众多品种的草莓,以及参赛的多家园区代表,十分热闹。
生态农场是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获得最大可持续产量,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态农场建设是推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
延庆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一直在向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市场运行的方式,秸秆收集处理难题的解决,也为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寒冬时节,在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田园鑫盛基地3号大棚里,满眼都是绿油油的萝卜缨儿,各个品种的萝卜争相登台,养眼又美味。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60个县(市、区)榜上有名,门头沟区、密云区入选。
春节将至,北京市、区农业执法系统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全力保障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的总体部署下,全市农业综合执法系统将开展为期百天的畜禽屠宰专项行动,保障屠宰上市动物产品的安全稳定供应,严防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走进位于平谷区峪口镇南营村的设施农业智慧云服务系统产业化“博士”农场,日光温室里春意浓浓,空气中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
日前,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举办蔬菜高产擂台赛,大白菜、生菜等四种主要当家蔬菜,成为擂台赛的主角。高产擂台赛将推动北京蔬菜产品自给水平稳步提升,丰富首都“菜篮子”、保证优质农产品供应。
博士农场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截至目前,平谷的14个乡镇已创建博士农场45个,吸引了11位院士和175位博士来当“农场主理人”。农场各有特色,涵盖了智慧农业、果品提质增效等多个方向,引进优质旱稻、荞麦等种质资源600余份。
1月7日,北京市延庆区第九届非遗大观园暨2023民宿过大年活动启动。活动当天,延庆还整合非遗中的饮食品类,首次推出了“延庆非遗宴”,打造延庆美食新符号。
北京市的老宋瓜果专业合作社、房山区窦店农牧工商总公司、绿惠种植专业合作社、分享收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6家农场获评2022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畜禽养殖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畜禽屠宰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和《淡水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等四项地方标准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延庆区公用品牌“妫水农耕”,作为北京参展团重要组成部分,携品牌联盟旗下优质农副产品在本届农交会上集中亮相。
2022年平谷区以“平谷大桃”区域公用品牌为主题,搭建90平米“平谷大桃”特型展台,遴选8家本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来展示平谷区农业发展成果,以“京瓦中心”为代表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也将在此次展会期间向全国进行展现。
据悉,本届农交会北京展团以助力北京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为目标,重点参与了市场化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