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肇庆市高要区“标准提升+品牌培育” 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9-13 15:44来源: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办公室 编辑:魏梓濠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袁菊英 林淑贞)近日,广东肇庆市高要区申报的《高要肉桂种植技术规程》《禄步双马菠萝生产技术规程》《活道大米种植技术规范》以及《高要黑鬃鹅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4项农业类地方标准获肇庆市批立项制定。这些标准的立项,将进一步完善高要区农业标准体系,推动地方特色农业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助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高要区以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为契机,将标准化强区战略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标准化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实施“标准提升+品牌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全区制修定6项地理标志市级地方标准、2项团体标准,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成功,有力推动全区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助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

一是标准提质,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将标准化建设作为规范农产品种植、加工、服务等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发动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指导企业通过“公司+科研机构+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种植风险基金”的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形成“种、产、销”农业产业链,逐步建立完善绿色、优质、高效、集约化的现代农林业标准体系。目前全区已建立高要罗氏沼虾养殖标准体系共15项团体标准,发布《高要罗氏沼虾虾生制作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全产业链保障罗氏沼虾食品安全。2023年全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增至12万亩,产量4.4万吨,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52%。发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活道大米》团体标准,推动制定《活道大米种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为规范活道大米种植、生产加工流程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试点带动,引领同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复制推广”。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引领作用,推动广东省高要巴戟天种植标准化试点、广东省蚬岗蔬菜种植标准化试点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全区巴戟天种植、蔬菜种植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为全省巴戟天种植、蔬菜种植产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要经验”,有效发挥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此外,高要区目前正在加紧谋划推进活道大米产业的标准化发展道路,推动广东省活道大米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通过省市场监管局批准立项,加快推进活道大米生产、加工、销售、新品种研发、农业观光旅游深度融合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抢占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标准话语权,引领广东省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活道大米”种植面积达24.78万亩,年产量达10.93万吨,年产值达到3.63亿元,现有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共12间,已形成优质米系列产品28个,产品畅销肇庆、珠三角和港澳地区。

三是品牌培优,促使土特产“声名远播”。围绕“培育一件地标、推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切实做好高要“土特产”的地理标志培育,努力让高要“土特产”变身“金名片”,提升市场“含金量”。目前全区已获得高要巴戟天、麦溪鲤、麦溪鲩、活道粉葛等4个地理标志产品,高要佛手、高要巴戟天、高要广藿香、高要肉桂、麦溪鲤、麦溪鲩、活道大米等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数量共11件,位居全市第一。在做好地理标志培育的同时,通过组织企业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大会、举办电商直播交易活动等,多举措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持续不断提升高要地理标志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高要有13家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1家企业入选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商标品牌培育大赛百强名单,多家企业入驻“地标驿站”线上商城,推动高要“土特产”声名远播,进一步打通销售渠道,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2023年,高要区地理标志相关产品产值达到42.08亿元,同比增长9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