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雨)当前北京市已进入主汛期,食品水淹变质、受到污染风险增大,易引发食源性疾病。为做好辖区汛期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工作,切实保障辖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汛期食品安全专项工作。
一是突出监管重点。密切关注辖区内降雨、汛情,对降雨导致过水、涉水区域加强食品经营者检查,重点检查预包装食品是否包装破损、散装食品是否腐败变质、冷藏冷冻食品是否脱冷销售、短保质期食品是否过期等情况,严禁腐败变质、污秽不洁的食品、食品原料、半成品流入市场,对不合格食品一律依法下架、召回。
二是靶向监测抽检。充分发挥监督抽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管靶向性和针对性,对消费集中、需求旺盛、保质期短、易发霉变质、时令性强的夏季食品和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生鲜肉、蔬菜、水产品等,进行重点抽检和快速检测,做到食品安全风险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截至目前,共反馈7批次风险监测不合格,下一步将对相关经营主体进行实地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督促指导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发挥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职能作用,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实情况列入近期监督检查重要内容。同时,认真做好食品原料清理、环境清洁、设备检修、用具消毒等工作,确保符合食品经营要求。
四是强化风险提示。发布《群众避险转移安置点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提示》,提示提醒避险转移安置点做好预包装餐包食品安全防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防控、饮用水卫生安全防控等工作。并将对全区101个紧急避难点发放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提示。
下一步,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强化食品安全重点监管,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严禁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包装破损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食用农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守护好辖区百姓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