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杰)近日,北京市延庆区市场监管局收到并依法查处4起商品条码类投诉举报线索。
收到投诉举报线索后,聚焦海苔卷、创口贴、餐具、白酒等群众消费热点商品条码线索,延庆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对相关市场主体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场查阅了相关主体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供货商资质、进货台账票据、委托合同、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等资料,通过中国物品编码官方网站、条码追溯手机终端程序进行了商品条码使用情况验证,发现其中3起条码不涉及违法行为,但存在标签标注不符合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相关产品标识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违法行为;其中1起涉嫌销售未经核准注册商品条码的商品违法行为,延庆区市场监管局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商品条码管理办法》《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第三版)》等相关规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结合案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关于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相关要求,延庆区市场监管局温馨提示:
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表示商品特定信息。为规范商品条码管理,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通过《关于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意见的函》对条码的适用、申请、使用、延续、变更、注销、与店内条码区别、法律责任等作出详细规定。其中厂商识别代码是商品条码的重要组成部分。厂商识别代码有效期为两年,应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办理续展手续,过期未及时续展将被注销。
商品条码作为商品流通的“身份证”和进入商超的“入场券”,广大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要加强进货查验,重点查验商品有效的条码证明文件并及时通知相关企业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办理条码到期续展手续,不得销售未注册、冒充、伪造商品条码的产品。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使用条码手机小程序扫描商品条码,获取商品具体信息,共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