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湖北襄阳:供电升级 农田“解渴”

2025-05-08 08:32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董梁

近期,湖北省襄阳市刘集街道的麦田里,汩汩清流顺着新铺的输水管道奔涌。看着绿浪翻滚的麦田,刘集街道办事处主任郑生奎眉头终于舒展:“供电中心3天完成线路改造,现在我们这几个村的泵站每小时能抽水200立方米,1.5万亩粮田解了‘渴’。”

今年以来,襄阳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多个乡镇土壤含水率跌破50%。正值小麦生长关键期,刘集街道12个村的抽水泵却因电力线路老化频繁“罢工”——运行超20年的10千伏线路线径细、故障多,导致泵站扬程不足,出水量难以满足灌溉需求。

襄阳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中心主任庄健带领80名员工成立突击队,自4月13日起昼夜奋战。他们调集挖掘机、吊车等设备,新立电线杆20基、更换电线杆6基,新架250千伏安变压器2台,新建10千伏电缆线420米、10千伏架空线路890米,改造架空绝缘线14.22千米,导线由原来的截面积120平方毫米更换为截面积240平方毫米,将线路承载能力提升1倍。至4月16日凌晨,改造后的电网让12个村的抽水泵重新轰鸣,清澈的汉江水沿着400余公里输水管道润泽干涸的田地。

在刘集社区智能育苗大棚里,农技员王芳轻点手机App启动喷淋系统,补光灯下秧苗青翠欲滴。“供电升级后出苗率提高到98.8%,13个大棚实现恒温恒湿。”王芳介绍,供电中心不仅为千余眼机井装表接电,还创新推出“一户一策”服务,通过安装智能电表、无功补偿装置等,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省用电成本35%。

为构建抗旱保电长效机制,电力部门实施“双保险”改造:将富48线路与富49线路形成“手拉手”环网,安装15台智能开关实现故障秒级隔离,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3%。8支便民服务队深入田间,累计整改低压线路30千米,治理超载及低电压配电变压器50个,发放安全用电手册2200份。

“过去浇地要排队等电,现在随时能抽水。”襄阳鑫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鑫站在新架设的变压器旁,看着汩汩清水流入自家麦田。据统计,此次电网改造惠及12个行政村,保障了小麦、玉米、红薯等作物及时灌溉,预计夏粮产量可提升15%以上。目前,襄阳供电部门正对全市重点灌区开展特巡,确保抗旱用电“不断档”,为端稳“中国饭碗”筑牢电力防线。(李富金 钱冰 李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