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牛安春)2025年7月21日,以“前沿成果 食农未来”为主题的重庆市-江南大学-中国民贸战略合作重庆麦制品、蔬菜优势产业集群及预制菜(预制化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2024重点技术成果应用推广说明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江南大学、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大渡口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重庆市食品工业协会、重庆江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研究院、一乡一品(重庆)数字经济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重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及重庆各相关区县农业农村委共同支持。
会议现场
重庆市政府产业发展顾问、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日常负责人、综合协调组组长何勇、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熊亮副区长出席会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总师向品居、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副会长杨子谦分别致辞。向品居指出,食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目前,重庆市正在实施“33618”战略,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潜力,与此同时在江南大学研发团队和相关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核心区县的共同努力下,也已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可推广应用技术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专家、企业家的鼎力支持,更得益于重庆市、江南大学、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三方战略合作的深入推进。向品居总师希望江南大学研发团队持续以科技赋能产业为工作核心,以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关键抓手,加大转化力度,持续打造在全国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科产融合实践创新示范样本,为重庆市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做出更大贡献。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总师向品居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副会长杨子谦指出,自2023年2月15日与重庆市人民政府、江南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中国民贸充分发挥“助推器”和“链接器”的桥梁作用,深度参与在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领域的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和品牌打造,协同推动科技赋能与成果转化,助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杨子谦副会长期望此次会议能促成政策、产业、市场、资源的共商共建共享,共同书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庆篇章。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副会长杨子谦
随后,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红教授介绍了研发团队2023-2024年在重庆开展麦制品、蔬菜优势产业集群及预制菜(预制化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科技攻关工作的背景及技术成果研发过程和概况。项目研究期间,江南大学研发团队300余人次赴重庆市及38个区县开展入企调研70余次,深入调研120余家企业,并与55家重庆市重点食品企业合作开展了涉及三大领域、具有“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普遍共性”“老大难”特征的重点科技攻关工作,对助力“带农富农作用强”“研发力量薄弱”“生产规模小”的重庆市众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领域企业快速高质量实现企业创新转型、探索轻盈成长新路径做出了重要的探索性工作,形成的相关重点技术成果已进入转化应用阶段,预期将取得显著的转化成效,例如,重庆市忠州腐乳酿造有限公司应用“改进腐乳后发酵不成型关键技术”、“解决腐乳后发酵装瓶胀气关键技术”后产品质量获得大幅提升,不到一年时间已取得超5000万经济成效。
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红
随后,重庆市忠州腐乳酿造有限公司、重庆宏辰逯商贸有限公司、重庆市梁平区丰瑞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梁平区奇爽食品有限公司等研发协作企业代表依次分享了在与由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牵头的研发团队协作科技攻关过程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深切体会。他们表示,此次合作不仅助力企业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更让大家切身感受到高校科技力量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中的重要价值。企业代表一致认为,研发团队专家、教授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认真对待每一项研发任务,企业无论大小,工作事无巨细,研发团队深入企业一线、聚焦实际需求,围绕核心痛点系统构建解决方案,通过反复实验验证与持续优化,推动一系列关键技术真正实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这种“把论文写在车间里”的务实作风,展现了研发团队对重庆食农产业发展的深刻理解与使命担当。
企业代表发言
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在各方充分信任和支持下,重庆特色蔬果加工中试基地(重庆市梁平区)、重庆小面生态创制加工中试基地(重庆市大渡口区)、国科江大未来健康肉制品创新加工中试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重庆未来健康调味品中试中心(重庆市万州区)和重庆科-产-储-链-销一体化食农数智加工示范基地(重庆市铜梁区)等5个具有全覆盖、代表性特征的中试基地/中心完成了现场签约,标志着重庆麦制品、蔬菜优势产业集群及预制菜(预制化食品)产业相关科技攻关工作正式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签约过程由市专班何勇顾问、市农委向品居总师、中国民贸杨子谦副会长、各区县农委相关领导、研发团队代表见签。
中试基地/中心签约现场
在主题报告环节,上海技术交易所创新研究院宋延军院长分享了题为《技术交易赋能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指出,上海技术交易所为我国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承担了重要的创新成果技术转化的示范服务功能。2023年以来,上技所与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开展了在技术成果市场化转化模式方面的深度合作与探索工作,开发了全国首个面向跨区域市场化运作的技术成果托管服务平台及配套“淘技术”小程序。该平台2025年5月上线试运行,将全力支持重庆乃至全国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市场化交易。
随后,江南大学研发团队代表王清研究员在报告《蔬菜全程冷链技术研究进展》中介绍了国内外蔬菜冷藏、冷链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前沿鲜储、鲜藏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作全面阐释。中国食品安全报牛安春副社长在报告《食品安全与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通过对食品安全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了食品安全与食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关系,并对江南大学研发团队在重庆食农领域开展的相关科技攻关与科产融合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和支持。
主题讲座
最后,江南大学研发团队代表对2023-2024年重点技术成果进行推介说明,讲解并演示了上技所技术成果托管服务系统及“淘技术”小程序中技术成果申请使用流程,并推介由研发团队开发的全国首个能实现大众化、专业化食品标签快捷检测的“食放心”AI小程序。
重点技术成果推介说明
据悉,重庆市潼南区、涪陵区、万州区、石柱县、綦江区、江津区、荣昌区、云阳县、忠县、长寿区等区县农业农村委领导,以及重庆畜牧科学院、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重庆)、铜梁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铜梁区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铜梁区新质储能研究院,以及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江来好(重庆)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市梁平区丰瑞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70余家重庆市食农加工重点企业、机构的领导嘉宾共100余人参会。会议由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红教授、重庆市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倩共同主持。
此外,会议还设置了三大领域重点科技攻关成果产品小样展示区,吸引了参会领导及企业代表们的广泛关注,与会嘉宾现场品鉴,并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交流气氛十分热烈。
会议交流现场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落实重庆市、中国民贸与江南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有力举措,更是助推食农加工领域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必将对科技助力重庆市食农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