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安徽涡阳县:莴笋种出水果味

2025-04-16 16:32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李方冰

“脆、甜、多汁,吃起来跟水果一样爽口。”4月9日,涡阳县新兴镇曹王村蔬菜种植大棚里,工人刘素霞对新鲜上市的莴笋赞不绝口。

采收、打捆、搬运……莴笋田里一派繁忙。“味儿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自磊介绍,今年大棚莴笋喜获丰收,亩产5000公斤,能卖1万元,效益不错。

粗细不均、表皮粗糙,纤维多、水分少,由此导致莴笋外观不佳、口感较差、种植效益低。这些曾经让张自磊很是头疼的问题,如今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逐步消解。

严格把控土壤改良、种子筛选、种植技术到田间管理等环节是合作社400余亩大棚蔬果的丰收“秘方”。

合伙人张学超告诉记者,该合作社一座大棚施用1000公斤有机肥,确保土壤肥力和微量元素的平衡;在种子选择上,每年进行试验,优胜劣汰,挑选出最适合本地生长且口感最佳的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增加播种密度,严控浇水、通风,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保证莴笋的品质和安全,培育出品相好、口感好的“水果”莴笋。

“我每天来这里采购‘水果’莴笋,运到集市上卖,供不应求。”采购商刘翠侠说。

莴笋种出“水果”味,创业迎来丰收季。如今,该合作社每天有上百名工人在大棚里采收、包装20多万公斤产品,晚上装车外运,全部销往浙江、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实现产销两旺。

“莴笋—西瓜—莴笋,一年3季轮作,一座大棚纯收入超2万元。”合作社合伙人张景超介绍,春季莴笋结束后,下茬种植优质西瓜,亩产约8000公斤,到10月底又开始种植莴笋。

因种出“水果”莴笋,“味儿鲜”种植专业合作社名声大噪,河南、宁夏等地纷纷向张自磊等3位青年抛来橄榄枝,并重金聘请他们传授技术和种植优质蔬果。

“合作社正着力培育‘水果’莴笋种子,开发试验试种基地,在本地复制推广。”张自磊说,合作社还将延伸产业链条,做好“水果”莴笋深加工,开发莴笋干、莴笋榨菜等系列产品,做大产业,带富一方。

“味儿鲜”合作社的“水果”莴笋、楠睿合作社的西红柿以及雪枫家庭农场的苹果等优质果蔬,凭借独特的品质与口感,已然成为当地“明星”农产品。

“立足资源禀赋,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提升本地蔬果的品质与产量,同时,加快蔬果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兴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任雷 蒋庆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