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木耳新品种“赣脆木”1号走向餐桌

2025-08-13 16:42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李方冰

前段时间,几场雨后,江西省利财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林下菇场内,整齐摆放的菌袋上,新一茬木耳正在出菇。

记者了解到,这不是市场上常见的黑木耳,而是江西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种质发掘与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霍光华团队授权许可转化的新品种“赣脆木”1号。它们长成后,将被直接制作为脆木耳耳片鲜、干产品销往各地。这种木耳备受青睐,因为它不仅产量稳,其种植还不受季节限制。

在南方亚热带地区,黑木耳与毛木耳这两类木耳较为普遍。其中,黑木耳受气温影响只能生产一至两季,且产量低;毛木耳虽可多季生产、产量高,但口感差、售价低。

2018年,在广西天峨县的茂密山林中,霍光华团队惊喜地发现了一株野生的脆木耳菌株。它风味独特、脆爽糯鲜、胶质适中、入口无渣,团队决定将其“请出”大山。“这么好的木耳,‘隐居’在山里太可惜,一定要让它们走上百姓餐桌。”霍光华说。

但在培养过程中,团队发现这种木耳生长周期不定,形状大小不一,若是制成商品,卖不出好价格。

为此,团队通过7年时间,先后破解了种质退化、生物转化率低、出菇季节受限、耳片遇雨水易腐烂等产业化过程中的系列问题。经品比试验,团队终于成功选育出遗传稳定、农艺性状优异的新品种——“赣脆木”1号,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该品种可实现亚热带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春、夏、秋三季栽培。”霍光华说。

经检测,脆木耳的粗蛋白含量为13.85%,远高于同样条件下栽培的现行生产种黑木耳的10.42%和毛木耳的8.05%。霍光华说,“赣脆木”1号打破了传统木耳主要在春、秋两季栽培以及高温菇种类严重缺乏等局限,突破了南方亚热带地区夏季无菇可种的瓶颈。凭借优良的农艺性状和食用价值,这一食用菌家族新成员将会托起大产业。(魏依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