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贵州省黎平县宏大山地牛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一栋栋干净整洁的牛舍映入眼帘,牛舍内发出阵阵“哞哞”声,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搬运草料为牛群投食,有的赶着新选购的牛群进入隔离圈,现场一片热闹繁忙景象。
“我们的牛是与黎平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一起到各个村寨选购来的,全都是最正宗的本地‘黎平牛’。”公司负责人陈治稳介绍,在国家种质资源保护政策利好的引导下,公司抢抓黎平县大力发展“黎平牛”新机遇,积极实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黎平牛)保种与扩繁良种工程及能繁母牛养殖建设项目,投资4380万元,建设“黎平牛”保种基地,占地133.47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设计存栏1000头。目前,已建成牛舍10栋,引进牛260头,后续将继续选购优质“黎平牛”和申报国家级种质资源保种场,开展“黎平牛”品种选优去劣、提纯复壮、选种选配,加快“黎平牛”品种选育工作。公司“黎平牛”保种基地是黎平县肉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缩影。
黎平县高度重视“黎平牛”产业发展及品种保护利用工作,出台《黎平县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将肉牛产业打造成畜牧业的支柱产业,把“黎平牛”品种保护利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先后完成了“黎平牛”种质资源普查、系统调查及种质测定工作,建成省级“黎平牛”种质资源保护单位1个。全县“黎平牛”养殖户达9000余个,“黎平牛”存栏5.03万头,2024年投入180万元用于“黎平牛”基础母牛养殖奖补。
近年来,黎平县依托“黎平黄牛”品牌,推行黄牛养殖“分散养、集中销”模式,充分整合企业、合作社、农户力量,推动黄牛养殖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带动群众养好“致富牛”,走出“致富路”。积极引进肉牛养殖企业,建设标准化养牛场,实施肉牛养殖“六方合作”协议和“见犊补母”政策,培育养牛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养殖户,引导农户以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打造集养殖、繁育、改良、交易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基地,不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
同时,积极与贵州大学农学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农校对接”,加快提升育种、养殖、加工、冷藏、运输等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建立健全县、乡两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实行规模养殖企业和农户备案登记制度,开展质量认证申报,推动生产更多产品可追溯、品质有保障、绿色无公害的有机“黎平牛”认证产品。
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该县还建立“大湾区市场+黎平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模式,联合淘宝网、东西部协作专场平台等线上线下资源,推动以卖活牛为主向销售冷鲜肉、肉制品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牛产业效益。
“肉牛产业是黎平县带动面较广的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优势产业之一,要发展好肉牛产业,首先要抓好品种的保护利用工作。”黎平县畜牧事业局局长宁祥敏表示,“黎平牛”作为贵州地方黄牛优良品种的代表之一,是我国地方黄牛品种基因库的宝贵财富,遗传性状稳定、肥育及产肉性能良好,要抓好保护、开发及利用,黎平县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快“黎平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程,打响“黎平牛”品牌知名度,提升“黎平牛”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进“黎平牛”种业振兴和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杨德耀 姚进忠 祖祎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