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佳 吴玥娟 记者陈茜)为了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中关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保障重点人群食品安全的要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物食品与化学学院"食启童心,育佑成长"宣讲调研实践队深入西安市雁塔、未央、长安等7个城区及咸阳、宝鸡的不同社区,开展为期16天的儿童食育科普活动。实践队以食育为重要支点,创新推动社区食品安全科普落地与实践深化,用青年学子的专业力量与热忱担当,精心编织一张覆盖基层的食品安全守护网。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在社区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针对3-6岁儿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解。围绕“哪些食物存在安全风险”“如何辨别危险食物”等核心内容,向孩子们说明包装破损的零食、过期食品可能带来的危害。同时设置互动环节,通过提问“看到包装破了的糖果能吃吗”“快到保质期的食物能吃吗?”等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并回应,帮助社区低龄儿童建立基础的食品安全认识,并通过趣味游戏,让儿童在玩与互动中把食安知识再次 “消化吸收”。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活动开展得十分有效且实用。一位带着孙子参加活动的李奶奶感慨地说:“平常我跟孩子说少吃那些乱七八糟的零食,他们都不听。你们大学生一来,用那些小游戏、小知识一讲,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活动真的太有用了!”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此外,实践队还深入各个社区,通过入户访谈和调研捕捉痛点:社区家庭中,超六成家长未教孩子辨别变质食物的实操方法,隔代家庭存在过期食物不舍扔、生熟食材混放问题,多维度暴露的食安漏洞,为后续守护行动明确了方向。针对以上问题,实践队耐心讲解其中潜在的隐患,为儿童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从西安到周边市区, “食启童心,育佑成长”调研宣讲团以食育为抓手,书写属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生动答卷。这份答卷里,有青春对“舌尖安全”的执着守护,有社区对“健康生活”的积极响应,更藏着基层食品安全治理的创新可能。当更多青春力量下沉社区,当更多家庭主动参与食安守护,“吃得安心、吃得健康”的美好愿景,终将在万千社区落地生根,长成守护全民健康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