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近年来,克东县秸秆收储运体系逐渐完善,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落实“三项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调度会等会议10余次,安排部署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制发了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职责分工、推进措施和具体要求,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面分解落实。严格工作职责,逐级签订责任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网格化责任体系,建立各级网格529个,层层抓落实,保证了领导有力、工作有序、落实有效。
秸秆还田现场 图片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发挥“三股力量”。发挥政策补贴支持力,克东县制定出台县本级秸秆离还田作业及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补贴搂草机、秸秆碎混还田机、打包机等各类机具265台(套),加快了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进程。发挥经营主体引领力,克东县支持和鼓励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参与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形成了秸秆收集、打包、运输、使用等完整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市场化秸秆收储运保障供给体系,秸秆打包公司每年打包秸秆达12万余吨。发挥饲料基地带动力,克东县以“两牛”产业为依托,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每年建立优质饲料种植基地10万亩以上,通过统一种植、统一收割、统一收贮,满足规模牧场奶牛优质饲料的供应。
紧扣“三个渠道”。拓展离田收储渠道,通过政策支持,全县组建了克东县清秸新能源公司等17家秸秆离还田、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搭建项目牵动渠道,恒诚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年秸秆消耗量可达30万吨,同时,结合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北辰、谭雨、东惠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将秸秆作为菌类培养基料,全年秸秆基料化利用量达到4000吨。畅通资源转化渠道,克东县充分发挥财政补贴机具作用,通过深松、翻埋、碎混等方式,实现秸秆就地消化、入土腐化、肥料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