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正心) 2024年以来,嘉善县市场监管局聚焦农村百姓“办家宴”基本民生需求,探索实施“三三”管理模式,推进农村家宴向市场化、规范化和产业化转型提升,让农村家宴成为新“食”尚,全面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吸引湖州、新昌、嵊州、海宁、诸暨等多地前来考察学习。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家宴中心60家,其中A级50家,B级10家,实现阳光厨房100%全覆盖,共举办家宴1924场,14687桌次,服务14万余人次,带动临工就业1200余人次,实现家宴临工定向收入增加。
建立“三专”模式保障制度运行
专案引领。先后制定《嘉善县关于推进农村家宴转型提升的指导意见》《嘉善县社区家宴中心食品安全指导服务工作方案》,指导成立嘉兴智汇餐饮有限公司、嘉善膳品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专业公司,对全县家宴中心进行托管运营,通过街道“搭台”、部门“指导”、公司“唱戏”的模式,全力推进农村家宴市场化、规范化、产业化“三化”建设。
专班管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思路,引入3家专业餐饮管理服务公司,与全县各村(社区)按照自主、自愿原则,进行对接协商,签订服务协议,召开家宴中心“三化”管理现场会暨幸福里家宴中心启动仪式,推广前期经验,扩大合作范围,目前公司已和50个村签订《家宴中心指导服务协议》,由社区为该公司提供办公服务场所,该公司派员进驻家宴中心,提供宴前备案指导、宴中监督指导、宴后留样留据等酒店式、管家式服务,营业额约504万元。
专业指导。根据宴会需求,建设农村家宴指挥中心,开发农村家宴管理服务平台,以农村家宴阳光厨房为基础,将农村家宴阳光厨房信息接入指挥中心,对农村家宴实行线上线下双轨指导,目前已经接入10家家宴中心后厨信息。开发农村家宴预定平台,创设“宴会中心预定”“乡厨预约”“食材选购”“红白喜事服务”“评价反馈”等功能模块,为群众提供选菜、选址、选厨、配菜“一条龙”服务。同时落实食安监管要求,强化家宴登记备案指导、过程管理和后续服务,强化从业人员管理,强化食材采购、加工、留样管理,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和餐饮具消毒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放心。
推进“三化”管理守护食安底线
人员管理规范化。强化协会制管理,组建乡厨协会和餐饮协会,强化培训,组织家宴厨师、帮工经常性开展餐饮操作规范指导,邀请浙江省中小餐饮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协会执行会长李敏开展培训,覆盖120余位厨师。先后组织乡厨培训9期,颁发乡村厨师培训证140张。强化动态化考核,制定乡村厨师管理办法,推行积分管理,开展星级评定,公开家宴厨师评价结果,完善乡厨信用评价和退出机制。推动乡厨积极参加嘉兴市乡厨大赛,并策划举办长三角示范区乡厨大赛。
现场操作标准化。开发农村家宴APP,推出不同价位的家宴菜单,公开透明食材、酒水和配套服务价格,由群众自行选择集中采购配送或自行采购,把好采购验收关。严格落实家宴备案指导、菜单审核、菜品留样、舆情应急等管控措施要求,强化“宴前承诺”“宴中指导”“宴后留据”等安全流程规范。结合群众需求采取多样化供餐方式,推出“移动家宴厨房”“车载家宴厨房”,提供上门服务。
风险防控实时化。依托农村家宴智慧化指挥中心,完善责任分担机制,细化街道、村(社区)干部、食品安全协管员、市场监管、餐饮管理服务公司的责任,引导所有家宴中心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构建“部门引导、街道搭台、多村参与、市场运作”新型农村家宴管理模式。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构建家宴主办者、食客、协会以及监管人员等对家宴管理团队和配送公司评分机制,定期发布红黑榜,实行正向激励、反向淘汰的考核评价机制。
秉承“三赢”原则实现互利互惠
靠前指导,让基层省事。通过引入专业的餐饮管理服务公司,推进农村家宴市场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协助开展农村家宴备案指导、操作监督、现场管理等工作,分担部分村社区协管员工作,实现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减压的目标。目前已经减轻50名村(社区)协管员家宴食品安全备案指导工作。
增值服务,让东家省钱。提供食材采购、集中配送等服务,推出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食品原料、酒水、伴手礼、司仪服务等多元化增值服务,提供集中配送、个性点餐、移动厨房、送餐上门等个性服务,为群众提供“选菜”“选址”“选厨”“配菜”“一条龙”服务,确保办酒便捷、实惠、放心,已经为67场家宴提供“一条龙”服务,为东家节省费用75.2万元。
管家服务,让群众放心。餐饮管理服务公司发挥专业优势,落实专人驻点指导,为酒宴举办者提供全程指导,推出管家式服务和酒店式管理,提升农村家宴中心管理水平,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实现让办酒群众放心,让监管部门省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