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林云肖 林佳 记者王正心) 为切实保障校园食材配送安全关,温岭市市场监管局用好制度、评价和数字化手段,全域实施校园食材“阳光集配”,构建责任清晰、链条完整、流程透明、安全可控的校园食材配送新形态。截至目前,全市学校食堂、学校食材配送供应商100%实施“浙食链”上链交易,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四统一贯通,打造“阳光”交易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粮油、鲜肉、冷冻禽类及其制品等九大类大宗食品实行“统招、统购、统配、统送”,九大类之外的食品实行定点采购。将“浙食链”平台应用纳入学校食材配送招标硬性要求,贯通“校园安全智治”平台数据,形成“供应商-学校食堂食材配送单位-学校食堂”交易流转链条,推动校园食材采购信息自动关联、记录自动上传,实现数据实时交互、集成共享。截至目前,全市279家学校食堂、41家学校食材配送供应商全部依托“浙食链”实施上链交易,流转数据累计达10万余条。
全程可视化,打造“阳光”配送链。指导配送企业在进货区域、分割场所、选配场所、检测室等关键点位安装高清监控设备,全量接入关键点位视频监控195个,实时对外展示配送画面。加强冷冻冷藏食品重点管控,安装冷库温湿度监控系统27个,远程监控冷库温湿度,增设GPS精准定位车辆47台,实时追踪冷链车辆轨迹。建立校园食材配送风控数字驾驶舱,集成视频监控、AI抓拍、风险智控、轨迹智控等信息,一屏统览统管校园食材配送动态信息。
色标化管理,打造“阳光”监督链。制定《温岭市学校食材“阳光集配”综合评价实施方案(试行)》,明确配送企业的场所评价标准,细化现场检查、线上巡查、随机抽查重点要点,督促配送企业对标对表落实主体责任。综合溯源信息、检查情况等,实行配送企业红黄绿“三色”分级分类管理,已行政约谈1家黄色名单企业,责令停配并清退1家红色名单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