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丁军 记者胡毅)近日,武汉市黄陂区市场监管局环城市场监管所向食品抽检不合格企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和《行政合规指导意见书》,向企业宣传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指南,将可申请信用修复的最短公示期限、条件、途径,需要提交的材料,信用修复不收取费用等,一次性告知行政相对人。
图片来源:黄陂区市场监管局
2024年,黄陂区全面推进“三书同达+协同修复”,黄陂区司法、发改、市场监管等三部门联合出台了《涉企行政执法领域推行“三书同达”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黄陂区市场监管部门在落实“三书同达”同时,完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会同黄陂区行政审批部门在各街乡政务服务中心登记窗口设置信用修复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向经营主体宣传信用修复政策,引导其前往辖区市场监管所办理信用修复手续。各市场监管所信用修复窗口明确一名指导员,负责指导线上、线下修复工作,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并且不收取费用。黄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监管科负责人说:“信用+”的建设思路是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诺;事中“双随机+信用分类”抽查监管方式;事后联合奖惩、依法惩处和信用修复的全过程闭环监管制度。
今年以来,共发放《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指南》1000余份,帮助失信主体办理线上、线下修复20多件。通过强化行政执法事前合规指导和事后信用修复服务,引导和帮助失信主体积极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减少失信成本,及时开展信用修复,避免在行政管理、政府采购、政策扶持、评先评优等方面受到更长时限的惩戒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经营主体诚信意识和合规水平。
图片来源:黄陂区市场监管局
黄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黄陂区全面开展“信用+”先行区试点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守信践诺,继续探索可应用于各领域各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不同场景的信用创新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创建更多便民惠企的“信用+”应用场景,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围绕审批、监管、金融服务等环节,黄陂区审批局、文旅局、金融办等部门今年将继续拓展深化“信用+政务”“信用+小作坊”“信用+旅游”“信用+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促进信用信息和信用服务在更多场景、更大范围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