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斌 孙涛 记者胡毅)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在硚口区共同举办“筑牢商业秘密防线 护航企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商业秘密保护与知识产权送法进企业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大健康产业领域,吸引40余家医药、电子、医疗器械等企业参与,通过政策解读、刑事案例警示、合规指导等多元形式,助力企业提升商业秘密全链条保护能力。
多部门协同发力 破解企业维权难题
针对商业秘密泄露案件中民事刑事交叉、取证困难、维权成本高等痛点,四部门首次联合推出“立体化普法”模式,为企业打通商业秘密保护全流程堵点和难点。
企业如何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市市场监管局价竞处秦云涛向前来参加活动的企业代表讲解道:“要建立健全系统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秘密的范围和级别,采取技术防范手段,防止信息泄露。”他特别提到,有必要时,可与可能接触商业秘密的内部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同时也要防止商业秘密在商务交往中泄露。
为进一步提升商业秘密刑事保护效能,今年3月,武汉市公安局成立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进一步增强了对商业秘密保护刑事司法的保护。大队长钟建军就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办理流程,受理条件、立案审查条件进行了详细讲解。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赵花蕊介绍了商业秘密侵权的多种类型,深入讲解不正当获取型、不正当获取型的继续、违约型、间接型等具体表现行为,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证据审查需要构建技术事实查明是基础、法律要件匹配是核心、证据审查是关键的“三位一体”审查体系等。
商业秘密被侵犯,企业如何向法院提起诉讼?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周书博分别从商业秘密构成要件、商业秘密分类、商业秘密纠纷案件管辖、侵犯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表现以及如何确定赔偿请求等方面,向参会企业讲解了诉讼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周书博同时强调,企业一定要充分研判,充分准备,避免因准备不足反而“打草惊蛇”。
多维构建保护新格局 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
作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城市,武汉市已形成“制度保障+示范创建+执法联动+技术赋能”的全链条保护机制。目前,全市建立商业秘密保护联系企业超4000家,打造示范企业400家、服务站点100家,并通过“4+5+10+N”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近年专项执法行动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超4000万元。
光谷知识产权研究院专家龚芬丽表示:“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的认知显著提升,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布局。”
参会的企业代表表示,“四部门联合送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护航创新的决心。”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价竞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部门将持续开展“进千企 送服务”系列行动,倾听企业需求和意见建议,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