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凌君 记者李甜甜)为筑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防线,防范食品安全风险,5月27日,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市场监管所组织召开辖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辖区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总监参会。
通报典型案例,敲响安全警钟
会议首先通报了浙江宁波余姚姚北实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及处理结果,要求各学校以此为警示,深刻反思,杜绝类似问题发生,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细化管理要求,明确操作规范
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鲁向辉所长详细讲解了该机制的重要性,强调需每日记录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每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每月总结调度整改措施,确保管理流程可追溯、问题整改有实效。
强化人员健康管理:要求从业人员健康证需在有效期内,每日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工作期间禁止佩戴首饰,必须规范穿戴工作服、口罩、头套,从人员管理层面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严格原料控制流程:进货时需索要齐全证票,确保来源可追溯;食品原料库房需控制适宜温湿度,尤其冻肉需避免反复解冻复冻,防止微生物滋生。
规范加工操作细节:散装食品需标注完整标签信息;地沟篦子要及时清理残渣并固定位置,防蝇灯、消毒灯需保持常开状态;做饭工器具使用后需彻底清洁消毒,鸡蛋使用前要清洗,避免沙门氏菌超标;明确学校食堂禁止食用豆角、生黄花菜及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材。
完善制度建设,确保执行到位
会议要求各学校食堂完善食品安全规章制度,对日常管理、操作流程、进货台账、培训考核、废弃物管理等环节的记录需真实、准确、及时,做到有据可查,切实将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