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洁 庞起生 记者纪红霞)《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规建设提示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一并送达当事人,既阐明“法理”,又通过政策辅导、合规建议、规劝提醒等方式,指导经营主体及时整改纠偏,同时告知信用救济方式,助力企业重塑良好信用,更好激发市场活力。这是河北省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服务型执法,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唐山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执法为民与服务发展并重, 刚性监管与柔性执法结合,着力擦亮服务型执法“ 新品牌 ”。
突出有效预防。广泛发布《网络直播带货广告合规提示》《规范肉制品生产经营行为提醒告知书》等合规指引,并通过上门服务、专题培训、集中约谈等方式,分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分领域提供精准指导,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问题。完善综合执法和日常监管衔接机制,推动12345与12315实现数据共享,注重在个案梳理和投诉举报数据挖掘中研判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提醒日常监管部门加强对同类企业的督促指导,帮助经营主体避免违法。积极运用远程监控、AI识别等非现场监管方式,实现监管“增效”而企业“无感”,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
规范执法程序。组织拍摄《行政执法全过程演示教学片》,编印《综合执法法律法规常用手册》,发放至全体执法人员,为日常执法提供标准化指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确保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合法规范。认真开展规范行政执法排查整治,对唐山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案卷进行重新整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选聘涉企执法监督员40名,设立执法监督点20个,拓宽监督渠道,提升执法精准度和公信力。
体现宽严相济。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今年上半年,综合考虑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唐山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决定8起,但对这些经营主体,加强行政指导与事后回访,督促其改正违法行为,确保“ 免罚不免责 ”。扎实开展“打假解民忧”活动,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危害公共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提升执法效能。建立综合执法跨区域联动机制,深化与京津市场监管部门的交流合作,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宝坻、宁河、蓟州等4个区市场监管部门签署《唐津跨区域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协议》。筑牢打击食药违法犯罪防线,压实《唐山市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稽侦一体化”十项协作机制》,集聚市场监管和公安机关的能力优势、技术优势,实现对大要案件联合作战,全链条打击。连续三年开设“党建+”业务小课堂,采取“科长上讲台、骨干讲案例”“人人当专家”等形式,持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