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丹丹 王智勇 记者李甜甜)日前,7吨黄颡鱼经天津新港海关查检合格,顺利搭船销往韩国。这批黄颡鱼产自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茶淀镇,是天津某水产储养有限公司养殖出口的主要鱼种。黄颡鱼也叫黄辣丁、嘎鱼,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无鳞无小刺,广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活鱼是天津特色出口农产品,除了黄颡鱼外,还有鲫鱼、草鱼和泥鳅等品种。
据了解,今年以来,天津海关出台24条措施服务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天津新港海关着眼帮扶天津特色农产品出海,将服务保障活鱼出口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抓手,开设出口“绿色通道”,确保活鱼通关顺畅。
出口活鱼,企业最关注和担心的问题就是时间。装运时间越长,鱼的存活率越低,直接影响到港交货和货款结算。为此,天津新港海关通过“企业吹哨、海关报到、首问负责”工作机制,设立企业联络员,及时掌握企业发货信息,解决通关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开设“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随报随验,随验随放,深化海关智慧查检系统“云签发”应用,实现“自主申报、智能审核、自助出证”,通关时长压缩至5小时以内,助力活鱼到港存活率达到90%以上。
天津新港海关还选派专业骨干,“一对一”指导企业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水生动物疫病、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严把种苗、饲料、兽药品质,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合理延长停喂期,帮助企业加强“孵化、育苗、养殖、储养”全流程自检自控,确保出口活鱼质量。
天津新港海关发挥海关信息和技术优势,第一时间向企业发布风险预警信息,依托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对乙氧基喹啉、孔雀石绿等40余项有毒有害物质开展风险监控,同时新增苯硫胍、敌百虫等4项兽药残留项目检测,以应对国外不断加严的标准和限量要求。据统计,今年1-10月,天津新港海关监管验放出口活鱼212吨,货值609.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