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胡余康静)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管局强化“监管链、责任链、社会链”,不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开展校园食材及餐具抽检180批次;创建全省首个“高校食安联盟”,发挥自律管理和桥梁纽带作用;全区162家校园食堂实现“100%配齐安全总监、安全员,100%考试合格上岗”的双百目标,保障12.5万余名在校用餐师生的食品安全。
“服务+执法”双管齐下,完善监管链。一是聚力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梳理制定标准规范,出台《临安区“校园智治”管理规范》《校园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等制度文本,夯实监管基础。二是锻造监管队伍,增强执法合力。落实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校园食品安全“双组长”机制,形成市场监管、教育、卫健、公安和属地镇街联动模式,协同开展3轮全覆盖检查,检查356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52个。三是强化问题导向,排查风险隐患。针对餐饮成品开展风险监测,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等项目10批次,均未发现风险。
“民生+责任”协同驱动,建强责任链。一是突出“民生实事”,打造示范标杆。完成中小学“示范食堂”创建工作,围绕主体责任落实、加工过程控制、“阳光厨房”等二十个大项,引入“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管理体系,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规范、清晰化,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二是突出“比学赶超”,提升专业水平。开展集中学习,印发《校园食品安全规程制度汇编》资料。开展非现场监督抽考,以考促学,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从业人员法律素养和规范意识。三是突出“数字管理”,激发监管效能。深化“校园智治”系统应用,从单一食品安全管理台账记录迭代为集人员管理、台账、陪餐记录、家校共治、在线抽查等为一体的数字平台,实现后厨实时监控、监管全面管控、风险分析防控,全面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规范化、可视化、数字化。
“创新+共治”一体推进,打通社会链。一是整合高校资源,建立共治阵地。打造全省首个“高校食安联盟”,每季度组织一场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二是聚焦热点问题,打开共治窗口。聘请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监督员,共同参与日常检查,感受后厨情况。针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你点我检”进校园、网络订餐“你我同查”等活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三是建强宣传矩阵,引领共治风尚。全面推行互动“一校一码”,扫码直击“阳光厨房”,引导家长参与校园食堂监管。推出家委会“体验日”“陪餐日”“面对面”座谈会等社会共治模式,让校园食品可感、可及、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