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潍坊临朐县打造“乡土味”劳动教育新模式

2024-07-26 11:21来源:齐鲁晚报网 编辑:王加敏

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兴安小学的劳动研学基地里,老师正带领孩子们给果树疏果,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绿叶间穿梭,专注而认真。

近年来,潍坊市临朐县不断加大教育领域改革创新,以文化为引领,丰富办学内涵,通过劳动教育实践,让学生深入农村、亲近农民、体验农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立德树人之路。一种更有“乡土味”、更接地气的县域劳动教育新模式已经逐渐形成。

东城街道兴安小学学生王新茹说:“在劳动实践课上,我们可以种地、拔草、疏果、采摘,这样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还能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整个劳动过程也锻炼了我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劳动,六年前,学校倾力打造了“兴安文化+”劳动研学基地,让劳动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和育人理念。兴安小学教师许小梅介绍说:“这个基地包括以养花草为主的‘百花园’、以瓜果嫁接为主的‘百果园’、以腊梅盆景为主的‘梅博园’和以农事体验为主的‘播种园’。开设了‘田园语文’‘田园数学’‘田园科学’‘田园美术’‘田园体育’等特色课程。”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劳动技能,更在劳动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喜悦和收获的幸福,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许小梅还说:“我们把劳动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提升育人效果。基本实现了‘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能力’的农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

临朐县还充分挖掘特色乡土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周边非遗文化村开展劳动教育研学实践,跟非遗传承人学剪纸、画年画、制作黑陶,在学中做、做中悟,在劳动中体会“匠心”。在北杨善剪纸艺术馆,冶源街道傅家李召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剪纸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幅幅剪纸作品。

傅家李召小学所在的冶源街道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省市县级非遗项目以及文化传习基地,学校充分依托这一特色优势,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的教育实践环境。教师孙丽媛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他们会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临朐县将特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全力推动育人模式的持续创新,通过学科渗透、活动融合、实践创新、空间融通等方式,提炼出农事体验、社区公益、企业实践、研学旅行等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拓展融为一体,形成了“镇街有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格局,助推学生多元素养,全面均衡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劳动教育基地49个,开发劳动教育课程90余种,授课3200余节,覆盖学生11.5万人。一种更有“乡土味”、更接地气的县域劳动教育新模式已经逐渐形成。(王佳潼 申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