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深圳南山区:“一校一品”让劳动教育百花争艳

2024-10-18 16:47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左淇菘

 青翠欲滴的韭菜、鲜嫩饱满的豆角、红彤彤的辣椒、紫莹莹的茄子……在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的楼顶上,有一个“优优快乐农场”。

而精心照料这些农作物的“园丁”,就是南油小学的学生。在这里,孩子们通过种植蔬菜、谷物、中草药等,从不知道蔬菜等作物从何而来,到动手培土、浇水、捉虫,变成了勤劳动、爱劳动的小能手。

近年来,南山区深入研究区域教育资源和学生成长需求,整体构建“校家社”三位一体课程图谱,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空间、家庭生活和社会场域。南山区还结合创新科技产业的优势,将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劳动教育,鼓励各中小学打造“一校一品”。

“老师,到处都是土,太脏了。土里会不会有虫子啊?”南油小学负责劳动教育的教师王锦霞还清楚地记得,3年前,当她们把孩子们第一次带到学校“优优快乐农场”时,部分孩子十分抗拒。

这在王锦霞的意料之中。然而,经过她的引导,孩子们动手劳作后,慢慢体会到收获的快乐。现在,学校很多学生不仅会种植韭菜、蒜苗、西红柿等,还能在劳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找到了解决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方法。

据介绍,南山区奔着问题去,强化区域统筹,全面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南山还研发区域基础劳动教育课程,面向日常劳动,让学生们先动起来,调动劳动的积极性。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创新性的劳动实践需求,南山区通过构建“校家社”三位一体课程图谱。该区组织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工业体验、高科技体验、公益服务等,努力开拓劳动教育“大课堂”。

南山还对多所学校优秀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整合提炼,开发出《南山区中小学生劳动任务清单》。该清单建议,小学阶段低年级以日常劳动为主、服务性劳动为辅,高年级适当加入生产劳动;而初高中阶段以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为主,促进日常劳动常规化。

领取接穗、削平接穗、插入砧木、裹上保鲜膜……前不久,南山区前海创新教育集团月亮湾小学的学生走进华大基因农业基地。在基地教师指导和帮助下,他们学习多宝茄树嫁接的原理和技巧,并进行实操。

在部分学校,传统劳动教育多关注出力流汗的劳动活动,以及单一的技能培训。而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高速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南山区重视创造性的劳动实践,努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意识的创业者。

“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好科技创新资源,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内容,设计区域拓展劳动教育课程,在劳动教育中充分体现未来、科技、创新等要素。”南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山以职业体验、科学探究和技术实践等形式,开展特色生产劳动课程。

如何让区内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百花争艳?南山鼓励区内中小学校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努力开设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香山里小学就结合学校“创新@未来”的办学理念,借助数字化、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了“农耕文化”“工匠精神”“跨界挑战”三大主题劳动场景。学校在此基础上,开设了鱼菜共生系统、无土栽培技术等科技劳动校本课程。(刘盾 连燕纯 尤业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