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放心消费,吉林省梅河口市和平街道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多举措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制定实施网格化工作方案,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做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地落细。
二、强化培训宣传。通过召开集中培训会、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单、张贴挂图、实地走访种养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广大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生产消费理念,让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营造人人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个个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的良好氛围。发放禁限用兽药、农药名录、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150余份。
三、织密网格体系。合理划分区域网格,以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规模化种植(养殖)大户为重点监管对象,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监管对象信息,在生产主体醒目位置设置公开公示栏,集中公示生产主体基本情况、质量安全负责人、质量安全承诺书、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网格监管员、协管员及举报投诉电话等信息。制作生产主体公示栏3个,监管员、协管员统一标识4个。
四、常态隐患排查。深入一线对生产主体和隐患进行排查。在用药高峰期农产品集中上市期,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重点监管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和添加,从生产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智慧监管模式,通过巡检宝APP线上巡查,合规宝APP生产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督导生产主体从源头加强质量自控,提高监管效率。积极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13户重点农产品产地溯源进行信息采集。对辖区1个生猪规模养殖场,12户生猪散养户,10户肉牛养殖户,联合开展非洲猪瘟和瘦肉精监测工作。为全街8户奶牛养殖户67头奶牛,10户奶羊养殖户155只奶羊采血化验检测布鲁氏菌病。对6户销售奶产品养殖户进行奶产品药物残留监测。有效防范疫病传播风险和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及非法添加剂情况发生。
五、推动社会共治。积极引导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鼓励消费者、社会力量发挥监督作用。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反映的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化、规范化、精准化实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效开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下一步,和平街道将持续认真履行好责任,抓好源头管控,加大技术指导和检验检测力度,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不断提升全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力守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