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不仅不能减肥,还会让你更胖!”“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吗?”“震惊!代糖导致糖尿病实锤了!”……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上见过这类“爆款”标题。以上说法是真是假?甜味剂还能吃吗?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指出,甜味剂已被全球上百个国家安全使用近百年,期间不断接受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科学评估,结论均为: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无糖食品和饮料真的不含糖吗?
“省流版”解答:“无糖”≠“无蔗糖”,前者确实不含糖,后者则未必。
我国规定,饮料产品中糖含量≤0.5g/100mL时,即可称为“无糖饮料”。常见的无糖饮料通常用甜味剂替代糖来提供甜味,只要商家未违规添加糖,就可认定为不含糖。但有些标注“无蔗糖”的产品,仅代表不含蔗糖,可能含有其他种类的糖,两者概念不同,需注意区分。
此外,像“无糖饼干”“无糖面包”这类淀粉制品,即便未添加蔗糖,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总能量也不低,有减肥需求的人仍需慎重选择。
含甜味剂的食品饮料会让人越吃越胖?
“省流版”解答:无糖饮料配炸鸡?长肉的锅可不能让甜味剂背!
体重管理的核心是总能量平衡。大多数甜味剂不参与机体代谢,几乎不含热量。因此,喜欢吃甜食的人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用甜味剂替代糖,确实能减少能量摄入,有助于体重管理。但如果选择了无糖饮料,同时又摄入大量高盐高油食物,仍可能导致总能量超标,增加肥胖风险。甜味剂并非减肥药,不能仅靠它实现减肥,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是“吃动平衡”——既要管住嘴,也要迈开腿。
甜味剂引发糖尿病?
“省流版”解答: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来的,更不是甜味剂导致的。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与吃糖没有直接关联,更不用说甜味剂了。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好体重。只要做到这些,平时适量享用零食、甜品和饮料,并不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此外,甜味剂几乎不影响血糖水平,目前已被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
阮光锋提醒,甜味剂并非洪水猛兽,而是食品工业给现代人的一份“甜蜜礼物”,它解决了“甜味需求与健康管理”的矛盾。生活中常见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被称为“研究最彻底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安全性毋庸置疑。与其被谣言吓住,不如学会看懂食品配料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