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勇 张津 郝成磊 姚丹) 2021年以来,巴南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宏观政策成效持续显现,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加,积极因素增多,“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持续稳健运行,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
巴南区上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市场需求不断改善,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7亿元、增长12.9%(同比,下同),增速分别高全国、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居中心城区第5位、主城都市区第8位。
巴南区与全市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对比(单位:%)
供给质量持续提升,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夏粮生产保持稳定,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4亿元、增长7.7%,增速居中心城区第2位;两年平均增长5.7%,高全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持续向好,实现增加值182.3亿元、增长16.5%,增速高全市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居中心城区第4位、主城都市区第5位;两年平均增长8.0%,增速高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稳步恢复,实现增加值243亿元、增长10.8%。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97.8亿元、增长35.5%,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居民服务业、文体娱乐、科学研究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42.7%、41.8%、58.4%、100%、85.4%。
2021年上半年分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占GDP比重情况(单位:%)
消费拉动作用彰显,内外循环逐步畅通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释放,消费稳定恢复。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亿元、增长29.4%,两年平均增长16.1%,增速高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积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出口稳中提质。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8591万美元、增长187.8%,实现进出口总额97.2亿元、增长54.2%。南彭B保进出区货值50.56亿元、增长181%。跨境公路班车开通重庆—老挝万象直通车线路,获批西部内陆省市第一个GMS行车许可证;吉尔吉斯斯坦新路线于6月21日正式开通;跨境公路班车发车1666班、总货值9.97亿元,分别增长70%、107%。成功获得商务部颁发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摩托车及零部件)授牌。
博雅生物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99.4亿元、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0.6亿元、增长160%,工业投资39.7亿元、增长34.4%、占投资总额的13.3%,两年平均增长41.9%,增速高全市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全区205项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21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357亿元的61%。招商提质增效,全区累计签约项目59个、签约合同额449.3亿元、资金到位额107亿元,分别增长55%、76%、162%。
市场信心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效益显著
在公路物流基地成立全市首个园区政务服务分中心,创新设立“政务微服点”112个。新增市场主体9046户,增速9.87%。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7亿元、增长17.2%,增速高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8%,增速高全市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23.9亿元、增长9.7%。辖区税收63.7亿元、增长16.5%。挂牌供应土地1167亩,综合价金约29.7亿元。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1160.6亿元、增长10.6%,增速高全市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居中心城区第3位。全区人民币贷款余额1013.5亿元、增长10.4%,贷款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33元、增长12.1%,增速居中心城区第5位、主城都市区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9元、增长14.2%,增速居中心城区第4位、主城都市区第5位。
巴南将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今年下半年,巴南将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生物医药项目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产业做大做强。强力提升传统产业,支持大江、宗申、铃耀等企业提升能级;加快电子商务集聚发展,促进专业市场健康发展。推进核心商圈提档升级,培育特色商业街。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持续推进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建设,积极参与重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作;抓实产业链链长制,系统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强重点社会资本类项目统筹促建,加速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新基建项目;坚持“房住不炒”政策,积极推进土地出让,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住房需求。规范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持续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提升服务企业工作实效。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