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5月,太原市被国务院食安办确定为第三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以来,太原市坚持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两个责任”为抓手,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近十年来全市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产业市场主体倍增效果明显,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达16.2%,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品”“批”成体系
近年来,太原市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工程、民心事项,强化监管、落实责任。
大力推进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创建,启动“万亩千片百园”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建成阳曲小米、娄烦马铃薯、清徐高粱3个万亩优质原材料生产基地,及红薯、藜麦、中药材等一批特色农作物示范片。实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推动农产品源头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连续三年推行“一品一批一建档”,完善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引导全市153家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健全制度、改造硬件、合理布局、干湿分离;开展餐饮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一票通”和索证索票管理,打造从农田到餐桌闭环监管和质量追溯体系。
强化行刑衔接,形成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严查重处高压态势。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领域立案1247起,罚没款1186.22万元,查办案件数、罚没款在全省排名第一;农产品领域立案80余起,罚款20.3万元;“昆仑”行动查办假茅台酒、未检疫肉等食品类刑事案件2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9人,涉案价值达1.75亿元,有力打击和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区”“片”遍太原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以来,太原市以高于省级标准的要求,全面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杏花岭、古交、小店、迎泽、万柏林等县(市、区)被省食安办命名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太原市还通过引导小经营店、特色小餐饮入驻,形成了以泰享里、万象城、北美N1、万达广场、食品街等为代表的“东西南北中”五大小餐饮连片经营体,及太原古县城连片区。
在全国率先推广“一品一码”追溯并行模式,优化合格证开具方式,开辟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销售新渠道。2022年,全市实施合格证制度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达266家,累计开具合格证336.12万张,带证上市农产品2.5万吨。
坚持业内首创、省内先进、分步推进思路,按照“一个码追溯、一朵云存储、一张网运行、一平台管理、一体系共治、一终端使用、一渠道统计”目标,打造食品智治管理体系,实现电子健康证、冷链食品、肉菜追溯、学校用餐智慧管理和农产品追溯系统与国家网一体化运行。
“量”“质”结硕果
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着力点,太原市发挥优势,推进食品产业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截至2月24日,全市有规模化种植基地50家、标准化养殖厂22家,还有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单位约5.8万家,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比2020年增加1.9万家,3年平均增长率达16.2%,食品产业市场主体倍增效果明显,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据统计,太原市餐饮企业投资2.3亿元,建成“5G+”央厨配送中心,集远程监管、AI行为识别、风险控制、过程调控等于一体,部分技术领先国内水平,引领餐饮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发展新潮流。依托老城区改造,建成钟楼街、食品街、晋阳古城食品集中经营区,引领综合治理新方向。目前,正在布局预制菜制作园区,通过集约化管理,进一步引领食品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发展。
结合“山西中部城市群”重大战略部署,清徐县打造醋产业集聚区,3家醋企业通过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中国醋都”品牌在全国打响。结合区域特色,发挥“阳曲小米”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引领作用,“娄烦土豆”“晋祠大米”“清徐葡萄”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取得突破。本地餐饮企业海外海、百姓渔村、顺溜削面等在北上广得到发展。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中,太原市食品企业达到13家,食品企业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