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引领,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深入推行全面筑牢责任体系、全域强化宣教引导、全力拓宽共治渠道、全心优化消费环境等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四全”模式,努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度、公众知晓度、社会参与度和消费满意度,加快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推动食品安全满意度有力提升。2022年,全市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为87.48分,较创建前的2016年提高了25.28分。
全面筑牢责任体系 提升治理协同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南宁市坚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列入《南宁市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南宁市食品安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重要文件,全面筑牢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社会协同责任“五位一体”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南宁市实行党政同责,制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体系,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为确保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落地落细,南宁市建立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工作责任制,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包保责任体系,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三清单一承诺”职责,指导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的岗位职责,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责任体系。
南宁市健全“管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必须管食品安全”的责任机制,健全成员单位信息通报、形势会商、协调联动、考评督办等制度,强化食品安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创新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机制手段,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责任体系。同时,通过出台《南宁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网格化监管工作制度》,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做到定格、定岗、定员、定责。
全域强化宣教引导 提升公众知晓度
南宁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强食品安全宣教引导,通过“线上+线下”多管齐下的方式,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强化谣言治理,推动食品安全“内化于心”,持续提升公众知晓度,营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在食品安全宣传方面,南宁市持续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开设“南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专栏”进行专题报道,弘扬食安能量,讲好创城故事;通过“南宁市场监督管理”抖音官方账号发布短视频作品等方式,推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片、创食安城动画片在各大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持续“转起来”,将食品安全知识融入群众生活圈。
为增强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南宁市充分调动基层监管人员、食品安全协管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语、小志愿者的童言童语,让食品安全知识在街头巷尾“传起来”;以“一封信”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让健康饮食新理念、尚俭崇信新风尚“热起来”;通过发放购物袋、围裙、风扇等食品安全宣传物料及宣传折页,在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张贴食品安全海报、桌贴,让食品安全元素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亮起来”;让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在通信营业厅、金融机构、药店、酒店等场所的LED显示屏循环“放出来”;让宣传口号在8000余名外卖小哥的配送餐箱、学校食材配餐车、餐厨垃圾转运车上“动起来”。
针对食品安全谣言治理,南宁市建立《南宁市互联网联合辟谣工作机制》,57家联合辟谣成员单位入驻平台,建立由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文广旅局和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核心研判团队,形成多方参与、专业协同的食品安全谣言治理合力。同时,通过“南宁举报·辟谣”网站、336家属地网络平台及小程序、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矩阵,充分发挥受理举报、联合辟谣、宣传教育功能作用,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文明的食品安全舆论网络空间。
全力拓宽共治渠道 提升社会参与度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南宁市持续拓宽多元主体参与监督渠道,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外化于行”。
南宁市率先在全区打造首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新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新模式,挂牌成立南宁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广运营中心,推行免费险种,为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装上“安全锁”,为消费者理赔维权构筑了“保护罩”。南宁市率先在全区实现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100%覆盖,主动开放公众端,通过网络直播视频让学校食堂后厨“晒”在公众监督的“阳光”下。为守护外卖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南宁市率先在全区推广外卖食品“食安封签”,累计印制近5000万个“食安封签”并发放给外卖餐饮经营者使用。
此外,南宁市还率先在全区开展“周周有料到——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采取“发布调查+网络直播+回头查”的形式,邀请市民代表与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一起对网红餐厅进行实地检查。在健全第三方监督机制方面,南宁市通过聘任食品安全领域专家、食品培训学校负责人、基层干部及社会热心人士共150人担任食品安全社会义务监督员,不断延伸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触角;并在全市小学、中学、大学中分别选取7所学校,试点建立食品安全学生义务监督站,聘请65名学生担任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织密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
全心优化消费环境 提升消费满意度
消费环境的持续优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南宁市坚持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关键点,大力推动消费维权社会协同共治,不断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为提升食品安全满意度奠定基础。
南宁市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通过开展百家“放心餐饮”示范单位评定活动,形成部门、企业、群众三方的良性互动;以群众关注的“放心肉”“放心菜”“放心购”等为重点,培育26家“放心农贸市场”;引导219家超市开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在网站、App、经营场所等显著位置承诺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引导18家大型商超承诺为消费者提供包括食品在内的线下无理由退货服务。
2022年,南宁市率先在全区开展“满意消费”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满意消费·我献良策”“满意消费·我喜爱的商家”有奖征集活动,吸引1万多名消费者踊跃参与,收集到加强小餐饮规范管理、保障食品安全质量等方面的“金点子”。通过图文方式直播的“满意消费·共谋共策”研讨会吸引10.3万人次在线观看。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电视+新媒体”全媒体大型新闻直播方式开展活动,针对食品安全等热点领域设置维权课堂、消费提示、咨询答疑等环节,吸引观众80万人次。
南宁市还积极推行在线解决消费纠纷(ODR)机制,累计发展26家ODR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引导消费者直接通过全国12315平台与ODR企业协商解决纠纷,推动线下调解向线上和解转变,指导企业将消费纠纷高效化解在源头。(杨玲 黎铁 马继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