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钦州市民黄大宇认真填好公民旁听会议报名表,申请旁听即将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该次常委会会议将举行联组会议,对钦州主城区精细化管理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专题询问现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们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重大关切“较真碰硬”,应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直面问题,逐一作答。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1 问准:直面痛点 精准选题
【新闻回放】
2024年11月28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9位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询问,自治区财政厅等10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同志到会应询。
为了问准真问题,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与自治区审计厅充分沟通,对近两年审计工作报告和整改情况报告进行全面梳理,把审计查出重点问题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的难点问题列入询问范围,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改革发展和民生关切,筛选出零基预算改革、预算内基本投资项目建设、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等9个方面作为询问问题,增强了专题询问的针对性、时效性。
【延伸阅读】
一言一语察民意,一问一答应民生。专题询问重点在“问”,要出实效,选题要准。
2011年9月21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首次专题询问,主题即围绕人民群众极度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于现做现卖的食品,相关部门如何监管?”
“由于米粉生产要求的门槛低,如何杜绝非法添加物的出现?”
近2小时内,8个有关食品安全的“痛点”问题被当场提出,来自卫生、农业、商务、质量技术监督等多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直面询问,现场答题。
自2011年9月至2024年11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共开展了11次专题询问,选题包括社会民生、财经监督、产业科技等。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通过开展专题询问,有效、有力推动问题整改。2016年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以来,已开展3次专题询问。
2 问好:做足功课 方式创新
【新闻回放】
2018年9月29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聚焦宁夏回族自治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这场持续了近3小时的专题询问,全程在网上进行现场直播,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为做好这次专题询问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6名副主任率6个调研组,分赴广西14个设区市及部分县(市、区)、企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每个调研组邀请1—2名自治区人大代表参与调研,广泛听取一线声音,使代表所掌握的社情民意和相关意见、建议能在调研报告中有所体现。此外,还邀请了部分计划评审专家参加调研,为调研提供专家咨询,增强调研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延伸阅读】
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方式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丰富监督形式,将专题询问与执法检查相结合。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结合食品安全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执法检查,南宁市、钦州市、崇左市人大常委会分别结合该市法规执法检查开展专题询问,有力促进地方性法规的普及实施。
拓展议题来源,对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一些市县人大常委会选择将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情况作为专题询问议题,向承办机关进行询问,有力回应代表关切,有效促进议案建议办理落实。
突出监督刚性,开展满意度测评“量化”成效。2024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后,委员和代表们进行追问,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应询部门评分,并将测评结果反馈给常委会组成人员、相关部门。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也对部门现场应询和跟踪督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量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评价。
3 问实:注重跟踪 落实有力
【新闻回放】
2023年12月26日,钦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向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专题询问《钦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当天,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同台提问,钦州市政府分管领导,市城管执法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应询。
2024年6月18日,钦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六届人大代表小组,对2023年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情况专题询问问题中的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厨余垃圾回收处置、道路坑洼破损修复、加大环卫经费投入等方面开展集中视察,推动专题询问问题进一步解决。
【延伸阅读】
专题询问始于“问”,却不能止于“问”。后续如何抓好落实,推动工作“改”,才是要做好的“后半篇文章”。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每次专题询问后都及时把审议意见转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跟踪督促整改。桂林市、钦州市、北海市、玉林市等地人大常委会将审议意见“清单化”,逐项交办、对照督办,整改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件件有着落。
据了解,在14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中,河池市人大常委会在2011年5月率先开展专题询问,之后南宁、梧州、贵港、玉林、来宾等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专题询问,至2023年14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全部开展专题询问。
询问只是手段,落实才是关键。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人大常委会以专题询问为契机,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形成监督闭环,清单式交办督办审议意见,把专题询问的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实效,切实发挥好专题询问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