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湖北省罗田县市场监管局把好“三关” 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31 17:36来源: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办公室 编辑:曹译文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罗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彭忠)罗田县地势优越、资源丰富,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共有食品生产企业82家、小作坊48家。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及政策支持,推动食品生产企业从传统农产品加工到现代化食品加工的转变,形成以板栗、金银花、甜柿、黑山羊等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链。但由于小微企业与家庭作坊占比较高,部分企业在规模、管理水平及资源配置上普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食品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潜在的风险和痛点。针对以上问题,罗田县市场监管局把好“三关”,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

严守“准入关”。一是审批从严。针对食品生产企业许可,罗田县市场监管局严格把控准入门槛,细化生产环境、设备、人员资质等要求,明确厂房环境、设备工艺等硬性标准,并开展办证现场核查工作,全年驳回不达标申请11件。二是服务从优。建立完善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并根据执行情况动态调整。对新开办企业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指导服务,帮助取证企业对生产车间进行科学规划、对布局进行合理设计、对产品包装规范标签标识、对广告宣传合法依规等,在企业执行产品标准、商标注册、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全年共接待咨询服务30余次,指导6家食品生产企业、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顺利取证、7家食品生产企业办理延续、变更。三是统一市场。全力推行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集中管理模式,全面建成九资河镇天堂湖村“油面一条街”,加入龙头企业统一管理,执行生产企业标准。

严把“安全关”。一是责任压实。全县82家食品生产企业、48家小作坊全部入驻“鄂食安”食品安全监管系统,43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配备率100%,常态化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率均达到100%,年度自查完成率100%。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全推行“食品放心消费承诺码”,2024年为11家企业15批产品成功赋码。坚持集中培训特定群体和提醒告诫约谈相结合,持续深化食品安全普法宣传教育,提高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二是隐患清零。先后开展压片糖果、凝胶糖果、固体饮料、代用茶、咖啡、果冻等六类食品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白酒生产企业、小作坊食品安全风险排查,肉类产品违法犯罪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查处生产环节类案件36起,其中肉类制品案件27件,涉案肉制品数量23.4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违规违纪线索2条。三是监督抽检。对全县在营业的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开展全覆盖监督抽检,对6个批次抽检不合格进行立案查处,对涉事企业及小作坊进行了风险分析及技术帮扶指导,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并组织相关人员到省局学习培训。四是全民共治。建立闭环处理、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与生产者、消费者、监督者、社会组织以及应急、公安、卫健、教育等部门形成紧密联动,推动食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开展,共同织牢食品安全共治网。

打造“服务关”。通过开展举办食品生产政策法规、食品安全标准等培训,使企业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法规;设立咨询热线,为企业解答关于生产许可等方面的疑问,帮助企业准确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帮助企业分析原因,提出改正措施,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指导企业资源整合促升级、数字赋能拓市场,开展创新驱动、网上直播、开发新品等活动,为60家企业开展标准、质量、品牌提升行动,4家企业通过“湖北精品”先进性评价,3家企业产品被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评为“湖北精品”。

通过“三关”协同发力,全县食品产业实现了“三升一降”:产业结构升级、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上升及食品安全风险下降。产业结构从初加工向高附加值休闲食品转型,产品质量从粗加工向精细化、标准化提升。品牌效应从无到有、由弱转强,成功打造“罗田板栗”、“罗田甜柿”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科学治理转变,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下一步,罗田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监管服务机制,推动食品产业向智能化生产、绿色化转型、品牌化运营迈进,不断提升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罗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