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审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本着监管好、服务好的发展思路,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入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1.严查食品经营准入关
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登记证、《营业执照》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明,证、照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亮证、照经营,杜绝出现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食品经营活动违法行为。督促食品经营者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食品经营信息公示栏》,公示内容须有效、正确,不得出现证照不符、健康证过期、检查文书未公示、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照片短缺或与实际不符等现象,截至目前,全旗食品经营信息公示覆盖率和完整率均达到100%。
2.分级分类,透明监管
为不断落实监管责任和经营者主体责任,提高监管效能,释放市场活力,加强风险管控。乌审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旗1633户食品销售者进行了风险分级评定,实行分类监管,覆盖率为100%,其中A级260户,B级1171户,C级150户,D级52户,风险分级评定不断推动了日常监管工作的透明度、监督检查的精准度和消费者的知晓度。
3.建立健全“四档”管理模式
为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乌审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旗推行食品安全“四档”管理模式,免费为全旗食品销售者发放2000多个档案盒,用于规范建立“四档”管理模式,“四档”管理模式的实施,极大提升了食品经营者和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
4.严查制售“特供酒”违法行为
乌审旗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大中小商超、酒类专营店、烟酒店、小杂食店等酒类销售者为重点检查对象,对酒类销售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酒类包装上是否标有“内部特供”“专供酒”“特供酒”等虚假宣传信息,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进销台账等是否建立,确保酒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去向可循。此外,为增强酒类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执法人员采取边检查边宣传的方式,耐心讲解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把产品包装和商标文字审核关,确保销售的酒类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5.强化肉及肉制品安全监管
重点对各类超市、民族特产店、农贸市场、生鲜肉店等经营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查各项制度的落实、食品经营资质、索证索票、标签标识等经营行为,明确责任清单、隐患清单、问题清单,严厉打击用鸭肉、鸡肉或其他肉类冒充牛羊肉等非法行为。严禁销售病死、来源不明或不合格的肉及肉制品,严禁从私屠滥宰等非定点屠宰企业采购鲜肉,严防不合格肉及肉制品流入销售市场。
6.加强“雪糕、冰棍、冰激凌”等夏季热销类食品监管
重点检查“雪糕、冰棍、冰激凌”等冷冻饮品的储存设施是否规范,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是否齐全等。严格督促相关食品经营单位规范进货查验记录,依法留存供货方资质、购货凭证、检验检测报告,如实记录食品品种、供货方、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鼓励采用信息化方式记录。对存在索证索票不全的食品、进货查验不规范等问题的食品经营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截至目前,全旗食品流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累计检查食品销售户1633户次,出动执法人员3266人次,发现食品安全隐患34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1份,立案查处违法行为47起,有效地规范了全旗食品销售市场,确保了人民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