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魏梓濠 记者靳华)今年以来,天津市河东区围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部署,加快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以“五个坚持”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坚持高位统筹,责任链条再压实
河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两个责任”落实工作,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区领导带头签订包保督导责任书,5名副区长深入A级包保企业开展现场督导,在全区形成了领导带头、全面动员、职责明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区食安办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工作进度与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属地12个街道强化责任意识、细化工作落实,要求包保干部了解督导要点和属地责任要求,确保各项安排部署在末端见效,督导发现问题闭环整改到位。河东区已顺利完成前两季度食品安全督导工作,截至目前,全区督导主体12428家,包保干部1111名,督导完成率100%。
坚持系统推进,工作深度再拓展
督导工作开展以来,河东区组织开展区级抽检、双随机抽查、校园食品安全守护、集中用餐单位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要求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有关要求,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防控。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建立企业名录并实施动态监管,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指导规范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和相关管理资料,采取打造标杆发挥示范引领的方式,全区确定47家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示范企业,形成成果在全区进行推广取得良好效果。重要节日加大督导频次和督导力度,确保节日食品安全。
坚持培训赋能,监管效能再提高
借助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平台发布相关工作动态百余条。印制落实包保责任和主体责任宣传海报在公共场所张贴悬挂,更新印发新版食品安全公示栏,将包保主体级别、包保干部、监管干部、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等信息纳入公示栏,确保三方“相互清楚”,促进各方履职并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及时发布上级政策要求和政策解读,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氛围。通过召开座谈会、视频会议、采取服务下沉“精准滴管”方式,结合巡更检查、“随机查餐厅”等探索“包保+监管”培训新模式,开展理论加实操各类培训60余场,实现包保干部培训全覆盖。
坚持机制先行,运行水平再升级
建立完善“1+N”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规范包保干部和监管干部问题认领、反馈流程,形成包保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有效衔接的工作闭环。编制印发《河东区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干部培训指南》,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包保干部的履职能力,推动包保责任机制落地见效。建立平台数据动态维护及更新机制,全方位探索信息归集模式,开发包保主体信息批量录入小程序,定期对包保主体信息进行更新,确保平台数据“鲜活”。
坚持督查问效,工作作风再改进
对全区各街道包保督导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以包保主体认领、分级情况、包保干部培训情况等可统计、可评判的数据为基础,以属地管理责任“三清单一承诺”完成情况、宣贯培训情况为重点,全面总结评估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终端成效情况,以查促改、以查促学、以查促进,以外部压力推动责任落实到底到边。对各街道季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将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评议考核范围,对督查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排名末位的街道进行约谈,并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全面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