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孜)人民视频最近推出了“茶文化探寻”的专题短视频,详细介绍了福建茶文化的历史脉络。中国是茶的故乡,福建武夷山是产茶盛地,武夷岩茶也颇负盛名。在茶的世界里,岩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武夷山的下梅村,将军令大红袍深受百年茶文化熏陶,万里茶道源点茗茶,传承茶文化的同时也继承着正统岩韵基因,具备独特的岩茶岩韵。
茶韵飘香续写东方雅韵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富有福建文化特色的国礼茶礼盒作为文化使者亮相国际舞台,其中就包括武夷山大红袍。此后,武夷岩茶频频出现在接待外宾的重要场合,逐渐成为传递中国特色外交理念的重要文化符号。武夷山大红袍以其“岩骨花香”的独特风味与“和合共生”的东方哲学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中国茶文化的深邃魅力。近期“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也让更多人走进武夷山下梅村,倾听来自下梅村与万里茶道的百年回响。
在国际外交场合中,武夷山岩茶的每一次亮相都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连接着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观茶品茗,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体验到东方哲学的深邃。
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其丹霞地貌与独特生态孕育了岩茶的灵魂。武夷山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峦起伏之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大红袍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隙之间,吸收了岩石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岩韵。将军令大红袍正是在武夷山下梅村这种优越自然环境下生长而成,其茶叶品质自然非凡。
将军令大红袍延续“岩韵”正统基因
在武夷岩茶的众多茶品牌中,源自万里茶道起点下梅村的将军令大红袍,正以“守正创新”之姿续写传奇。公元1730年,晋商开拓万里茶道,茶叶自万里茶道源点下梅村出发,一路抵达俄罗斯。这条贯通南北的茶贸易之路因茶相交接续百年,将军令顺势而生。将军令大红袍原叶生长于武夷山核心产区“三坑两涧”的慧苑坑百年老枞基地,凝聚着正岩茶特有的“岩韵”基因。
将军令大红袍严格遵循400多年武夷传统制茶工艺,拥有国内先进制茶设备和第二代大红袍制作工艺传承人,具备业内领先的茶叶生产、科研能力。将军令大红袍还拥有6000多平米的精加工基地和两个配套加工基地。专业设备搭配传承技艺,为将军令大红袍的优质品质提供了保障。
将军令大红袍在武夷山不仅拥有优越的自然产茶环境,更有文旅资源的环境升级加持,武夷山的茶文旅融合效益近几年提升明显。茶文化铸魂、茶产业筑基、茶科技赋能更是贯穿武夷山的“三茶”统筹实践,在自然+人文的优越环境下,将军令大红袍的茶品质、茶文化得到了更好地发展。
从国宴茶叙的鎏金杯盏,到下梅古村的袅袅茶烟,武夷岩茶正以“传统与现代交响”的独特姿态,架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桥梁。而将军令大红袍作为其中的时代注脚,既传承着晋商“汇通天下”的开拓精神,又以创新基因诠释着中国茶的永恒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