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爱吃面包的注意:明确了!明年起,大范围禁用!

2024-12-28 10:08来源:东莞市场监管 编辑:黄俊

如今面包的种类越来越多,诱人的香气和松软的口感受到了男女老少的喜爱,不少人会把它当做早餐,方便又美味。

不过你有留意过常吃的面包配料表吗?里面有没有这种添加剂——脱氢乙酸钠?

640.jpg

网片来源于网络

明年起,脱氢乙酸钠将不再被允许添加到烘焙等食品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微信图片_20241228101653.png

网片来源于网络

原来,2024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删除了脱氢乙酸钠在面包、糕点、果蔬汁(浆)等7类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则由1.0g/kg调整为0.3g/kg,新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开始实施。

微信图片_20241228101701.jpg

图为新旧版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脱氢乙酸钠适用范围变化

脱氢乙酸钠到底是个啥?那我们以前吃过的含脱氢乙酸钠的都是“毒面包”吗?

脱氢乙酸钠是什么?

脱氢乙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是一种很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具体到种类,脱氢乙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它的特点是低毒、高效,而且能抑制的微生物种类多(即广谱性),它能较好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防止食物变质。

相较于苯甲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一般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防腐剂,脱氢乙酸钠适用范围宽泛得多,在pH值4至8的范围内都有比较好的防腐效果。

此外,脱氢乙酸钠无色无味,不影响食物的味道、外观、口感,只默默杀菌,不留功与名。

因此,脱氢乙酸钠被广泛运用在食品中来防止食物腐败,比如面包、糕点等食品中。

脱氢乙酸钠安全吗?

脱氢乙酸钠属于低毒物质,在体内主要代谢为乙酸(就是醋里的主要酸味物质),而乙酸是一种毒性极低的成分。合理使用脱氢乙酸钠是安全的。

为什么要缩小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范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一种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一般有两种原因:

一是在安全性上有新的证据发现,需要重新评估;

二是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当一种食物的消费量由少变多时,要考虑其中某种食品添加剂累积之后会不会超过安全限值。

有动物实验研究显示,长期大量食用脱氢乙酸钠,可能造成动物取食减少、体重下降、凝血能力下降、肝肾组织变化等问题。当然,动物实验的所谓「长期」是一辈子天天吃,或者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吃。所谓「大量」是数量比人类食物中的添加量大几倍乃至几十倍。

微信图片_20241228101718.png


虽然目前不能因此证明人类少量吃这种添加剂也会导致同样危害,但为了规避风险,也会采用禁用,或更严格地限量的管理办法。

还有就是这些年来,我国烘焙食品的消费量稳步提升。有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数据显示,目前有九成以上的消费者,每周都会购买烘焙食品。所以,新标准在烘焙类食品里,禁用脱氢乙酸钠也算是情理之中。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腐剂种类有很多,比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不是非用脱氢乙酸钠不可。

为什么还允许在腌渍蔬菜中用脱氢乙酸钠?

首先还是因为脱氢乙酸钠确实是一种低毒的添加剂,而且腌渍蔬菜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占比不太大,在规定标准里使用是安全的。

这也是回应了我们毒理上的一句经典语录: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知识拓展

为什么要往食物里加添加剂?

在日常认知中,不少人谈添加剂而色变。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表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初衷首先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另外还有提升食品色香味,也有的是为了防腐的需要,有保鲜的需要,还有加工工艺的需要。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3类,有2000多种,具体可分为防腐剂、着色剂(色素)、甜味剂、膨化剂、抗氧化剂、增味剂、酸度调节剂、增稠剂等大类。

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不能混为一谈。过去一些案例如三聚氰胺或染色馒头,是因为违规使用“非法添加物”或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我们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并非只有现代才有,古代卤水点豆腐使用的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镁,也属于一种添加剂。”

希望大家对待食品添加剂不必谈之色变,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另外,新标准要到2025年2月8日才施行。当前在售的面包中依旧可能会添加了脱氢乙酸钠,大家可以查看配料表后再选择是否采购。


(来源:东莞市场监管、东莞疾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