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封梅康)为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要求,贯彻落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整治校园食品安全当下突出问题,珠海市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督导检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目前,斗门区153家《食品经营许可证》在用学校食堂均已建设“互联网+明厨亮灶”。行动开展以来,共检查学校食堂207家次,发现问题548个,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39份,立案1宗(已结案)。
往“实”着力,以“小细节”成就“大品质”。指导学校通过改造升级食堂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解决功能布局不合理、加工制作条件不满足、食品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强化“技防”效能。进一步配齐配全鼠患等病媒生物防制设备设施,督促学校食堂以热力消毒为主,配齐配全与供餐人数相匹配的清洗消毒设备设施,建立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严格执行确保能够正常运行,促进学校食堂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今年以来,共有9家学校食堂开展升级改造,对加工操作、就餐等场所等进行装修,更新设施设备。应用“互联网+明厨亮灶”技术,实现对学校食堂的实时监控,增加透明度,让校园餐饮服务接受全社会监督,以科技力量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为斗门区校园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数字防线。今年4月份以来,累计线上巡查3587家次,AI抓拍294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食品安全督导检查 图片来源:珠海市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往“严”要求,以“小切口”防范“大隐患”。运用利剑式执法,以“零容忍、零懈怠”的态度强化日常监管,组建整治督导组,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依法严厉打击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发出责令整改和警告,持续释放震慑效应。通过全链条风险排查,形成问题清单,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一户一档,实行清单化管理,督促学校限期整改逐一销号,形成闭环管理。充分发挥食品安全风险研判的积极作用,及时通报抽检发现问题,强化不合格食品后处置,对不合格食品品种、企业、领域开展针对性监管,提升震慑力度。已抽检731批次,其中76批次检测结果待出,不合格8批次(检出大肠菌群、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相关问题已跟进处理。
向“久”扎根,以“小力量”汇聚“大作用”。建立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食品安全形势,充分运用各职能部门自身优势协同解决问题。及时共享信息,定期通报抽检不合格、案件等情况,协同做好制定印发《斗门区集中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24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2024年秋季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等,每学期联合区教育局等部门,在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范围内开展校园餐联合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学校食堂食品进货查验、贮存加工、餐饮具清洗消毒、场所卫生、三防设施配备、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管理、互联网+“明厨亮灶”使用等情况,每学期完成一轮监督检查及监督抽检全覆盖。
食品安全督导检查 图片来源:珠海市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向“广”宣传,以“小信息”传递“大声音”。面向学校管理人员、食堂负责人及员工开展多层次的食品安全培训,强化法律法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其食品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对全区所有学校负责人及饭堂承包方进行了食品安全培训,重点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知识,详细剖析斗门区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通报校园食品安全存在的共性风险隐患及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短板,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明确整改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共召开培训11场,累计培训400余人次。利用报刊、抖音直播“查餐厅”活动、广播电视及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渠道,及时发布校园食品安全警示,普及食品科学知识,增强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向“深”推进,以“小突破”提升“大效能”。聚焦校园食品安全,加大食堂管理治本力度,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大提升。针对前期发现的问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2次,对整改落实工作进行全面细致部署;针对通报指出13家学校食堂开展监督检查24家次,对反馈存在问题作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共发出责令改正、警告文书20份,同时要求学校要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规范学校食堂管理。根据《关于开展斗门区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对斗门区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师生“三同”工作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品安全、膳食经费管理、营养健康等工作落实情况,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得以扎实落实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食饮环境,让学生们吃得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