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黄俊)4月22日,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与中国食品安全报广东记者站共建“食品安全科普视频创作基地”签约与揭牌仪式在玉泉学校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标志着“媒体+学校”深度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青少年食品安全科普教育迈向专业化、常态化,为区域食品安全文化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同时,也标志着黄埔区在青少年食品安全科普教育领域迈出创新步伐,为构建“家校社媒”四位一体食安教育生态提供实践样本。
揭牌仪式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双方首先实地考察学校食堂,深入了解食品安全管理举措及日常运营细节。在食堂入口处,“明厨亮灶”电子屏实时展示后厨操作画面,双方代表在食堂经理指引下进行交流,逐一询问食材存储、加工流程及餐具消毒等环节。“每餐48小时留样、食材扫码溯源、员工每日晨检,这些细节是校园食品安全的‘生命线’。”食堂经理向考察团队介绍道。“学生可通过平板终端对每餐菜品进行满意度评分,数据实时同步至管理后台。”玉泉学校党总支书记戴亭表示,近期将上线这一创新机制,将学生从“被动用餐者”转化为“主动监督者”,“未来我们计划将留言数据纳入科普视频选题库,让青少年真正成为食安教育的主角”。
考察学校食堂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座谈会上,中国食品安全报广东记者站代表指出:“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者,更应成为社会共治的推动者。通过创作《食堂探秘》《真相实验室》等系列科普短视频,我们将把专业知识转化为青少年的‘行动指南’。”双方围绕共建背景、目标及规划展开深入交流。根据规划,基地将依托中国食品安全报的专业资源与玉泉学校的教育场景,联合开发系列科普视频、情景剧及互动课程,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基地首批作品将聚焦“预制菜营养辨识”“食品添加剂科学认知”等社会热点议题,通过“学生参演、专家解读、家庭实践”的模式实现教育闭环。让食品安全知识“活起来”,助力青少年树立科学饮食观念。玉泉学校党总支书记戴亭强调,此次合作是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提质契机,未来将把科普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的核心素养。
双方开深入交流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同时,双方计划开展“食品安全小记者”“科普进社区”等实践活动,推动“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未来,将持续探索食品安全教育新模式,为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构建健康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