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浅谈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法治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5-03-27 23:3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黄俊

摘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更需要法治体系的保驾护航。然而,市场壁垒、地方保护、标准规则不统一、监管不一致等问题仍制 约市场一体化进程。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①深刻揭示了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为破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法治解决方案。本文将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精髓,结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践需求,从理论建构、现实挑战、实践路径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旨在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具体可行的广州方案。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治理;公平竞争;实践路径。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涵与市场治理逻辑

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人民服务,通过法治手段规范权力运行、维护市场秩序,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引领和指导作用。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的理论建构  

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十一个坚持”为理论基石,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整框架;其核心内涵在指导市场治理中展现出更为丰富的理论层次: 

1、政治保证与法治道路的辩证统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②不仅体现在党对市场治理方向的宏观把控上,更渗透于具体制度设计中。例如,通过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效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确保政策执行达到全国一盘棋的效果,避免政策执行的碎片化,为市场一体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2价值追求与制度设计的协同共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要求市场治理不仅要维护公平竞争,更要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等民生问题。在制度设计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均体现了对弱势群体权益的特殊保护,彰显法治的温度与正义。 

3实践路径与系统思维的有机融合: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将法治贯穿于市场治理的全链条。从立法环节的科学民主,到执法的严格规范,再到司法的公正高效,以及守法的全民参与,形成闭环式的治理体系。这种系统性思维,避免了单一环节的片面性,增强了市场治理的整体效能。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市场治理需求的高度契合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为市场规则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与市场治理需求的契合,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的逻辑融合,更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引领力和指导力: 

1党的领导与市场统一性的实践印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市场治理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确保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推动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的“立破并举”原则,③在实践中彰显出依法治理的显著成效。

2法治道路与市场规则标准化的创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强调立足国情,为市场提供稳定制度框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坚持法治化方向,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信用体系等基础制度,确保市场规则透明、可预期。通过规则的标准化减少了地方自由裁量权的随意性和泛滥性,进一步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④

3法治体系与监管效能的技术赋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高效的实施、严密的监督和有力的保障体系。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监管效能的有力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面临的现实法治困境  

当前,在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面临复杂多样的法治挑战,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地方保护主义的隐性变异:部分地方政府通过更为隐蔽的方式实施地方保护,如设置技术壁垒、提高环保标准等,这些措施表 面上合法合规,实则违反公平竞争,容易造成市场分割。如某地以环 保升级为名,对外地企业设置高于国家标准的准入门槛,实质上排斥了外来竞争。④

(二)公平竞争缺失的多重表现: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并存,隐性补贴扭曲市场信号。某些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土地划拨等方式对本地企业给予特殊支持,破坏了市场环境的公平竞争。

(三)法治保障滞后的实践困境:反垄断法执行中的“地方裁量权差异”,导致同一违法行为在不同地区可能受到截然不同的处罚, 损害了法律权威;信用惩戒机制跨区域协同不足,使得失信企业能够 轻易规避惩罚,削弱了信用体系的约束力。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践路径的探索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力破解了地方保护、 市场分割等现实难题,更从法治层面重塑了市场治理逻辑,为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重点推进以下实践:

 (一)公平竞争审查的制度深化与完善。着力推动完善公平竞争基础法律制度,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竞争法治环境。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建立全国统一的审查标准,对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资质认定壁垒等开展专项清理,强化反垄断执法司法,遏制垄断行为。市场监管部门2023年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27件,罚没金额21.63亿元,⑤彰显深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震慑力。 

(二)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升级与技术赋能。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 化提升行动,打造高效、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这有助于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⑥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 段提升服务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展现技术创新在营商环境优化中的巨大潜力。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治重构与平衡。明确“有效市场+有为政府”边界,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通过法治规范政府行为,防止不当干预;同时强化政府在宏观调控、公共服务中的职能,保障市场健康运行。

四、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的广州实践探索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系统的法治解决方案,在制度创新破除地方保护、法治统一市场规则、法治政府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其深远的指导意义。广州立足本土实际,可从以下方面推进探索和实践: 

(一)深化公平竞争审查。深入贯彻落实已出台的《广州市公平竞争集中审查办法(暂行)》,强化商业营销等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全面清理招投标、政府采购中的歧视条款,建立跨区域联合采购平台;联合深圳、佛山等城市建立“大湾区市场一体化联席会议”,统一产权保护等政策。 

(二)深化营商环境优化。完善“市场主体直通车”服务场景,推动实现大湾区城市和全国重点城市注册登记“一地办理、全国通行”;建立平台企业合规经营长效机制,深化对直播电商等网络经济新业态的监管;深入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智慧监管机制,推行非现场监管。 

(三)深化国际标准对接。在南沙自贸区建立“全球商品检测认证中心”,实现“一次认证、全国通行”;建设跨境电商“湾区枢纽”,扩大白云机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园区规模,探索“保税仓+直播基地”模式,打造全球优质商品的供应链中心。 

(四)深化跨区域机制建立。联合珠三角城市率先推进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在产权保护、税收优惠、基础设施等领域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努力形成可复制经验。 

五、结论与展望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系统的法治解决方案,通过法治手段破除市场壁垒、统一监管规则、促进要素流动,有效实现市场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未来,广州将紧密围绕 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担当作为,守正创新,为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3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

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2022年4月10日)。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 147 页

⑤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3)》。

⑥ 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24 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2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百问》。 

4《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

6张文显:《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卷)》,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路径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23年版。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作者: 王书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