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复合维生素是“健康保险”还是健康隐患

2025-04-22 10:15来源:春城晚报 编辑:李方冰

点外卖、节食、不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常态。为了给身体补充必需的营养,不少人将复合维生素视为“健康保险”,但这样真的有益健康吗?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学部主管药师王梓表示,长期过量补充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隐患,吃好每一餐才是摄取多种维生素的最好方式。

这些情况下可能适得其反

“维生素D缺乏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沉默的流行病’,不仅影响钙的吸收,最新研究更揭示其与免疫力、情绪调节密切相关;而B12缺乏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王梓介绍,多种维生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但它们并不能直接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而且,复合维生素中含有的多种物质,包括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其配方基于人群的“平均需求”,但实际上,不同体重、性别和身体基础条件的人群营养素需求存在差异,这些都被忽视了。尤其是特定疾病患者,如肾病患者应该谨慎补钾,甲亢患者需要控制碘的摄入,随意补充复合维生素可能适得其反。

“有人服用复合维生素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不明显,就自行增加剂量,最后甚至达到标准剂量的8倍,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王梓强调,脂溶性维生素A/D/E/K会在体内蓄积,长期过量摄入可能损伤器官,即使是水溶性的维生素B族和C,过量摄入也不安全,同样会引发中毒或影响其他药物的作用。

哪些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

“复合维生素,这种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吸收率仅为天然食物的30%至50%,无法完全替代天然食物。”王梓认为,如果日常饮食均衡,是可以摄入大多数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

王梓介绍,饮食结构单一的人群更容易缺乏特定的维生素,例如,全素食者容易缺乏维生素D和铁;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C;以精米白面为主食且依赖咖啡的人群,容易缺乏B1、B2和叶酸;日均日照不足1小时的人群,维生素D缺乏率达76%(中国疾控中心2022年数据)。此外,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B12,长期酗酒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维生素缺乏呢?王梓表示,如果你经常发生口腔溃疡,可能提示B2缺乏;夜间视力下降,则可能提示维生素A不足;易疲劳,可能提示缺铁或缺B族维生素……但这些症状不一定是维生素缺乏所致,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最科学的方式是通过正规医院的检测,可以获得准确的维生素D、B12等指标情况。

补充维生素建议这么做

长期服用复合维生素有健康风险,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补充呢?

维持健康的饮食结构。根据国家膳食指南推荐,应每天摄入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摄入不少于25种食物。上班族应注意科学饮食,尽量以天然食物代替精加工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如用混合坚果代替薯片、自泡茶代替奶茶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尤其是户外有氧运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此外,多培养业余爱好,以缓解工作压力。

定期评估自身营养状况。可前往专业机构或医院进行营养状况测定,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地补充所缺营养素,选择单一成分的补充剂进行补充。(闵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