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13名台农台商代表回到台湾,到台中、南投、台南与高雄四地的茶业协会、涉农商会和乡镇农会等地拜会、走访,向台湾同胞讲述了在大陆创业的历程,介绍了大陆为促进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推出的政策措施,受到了热烈欢迎。
“我常常说,大陆很重视两岸的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就是两岸百姓要相互交流、相互认识、相互讲好话,然后两岸才能一起发财、一起发展。”在活动中,台商代表、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鸿多次向台湾同胞们表达了这一观点。
本世纪初,一场大陆祭祖之旅,改变了台湾商人李志鸿原本的生活轨迹。
李志鸿虽然生长于台湾,但他的祖籍在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父母是早年间赴台做生意的商人。2004年清明节,他携家眷回到永福探亲谒祖。在这里,友善的家乡人、优越的自然条件、体贴的营商政策让李志鸿萌生了回家乡创业的想法。得到家人的肯定与支持后,当年年末,他就在永福镇李庄村承包了2500亩山地,开始从事高优精致农业高山乌龙茶的种植和加工。
20余年来,李志鸿在大陆的高山乌龙茶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他经营的鸿鼎农场已建成两岸高山乌龙茶规模最大的现代茶厂,出产的产品先后入选故宫博物院“故宫贡茶”、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峰会会务用茶等,深受业内及消费者认可。
“中国销往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产品当中,最著名的当数茶叶、丝绸和瓷器,但就丝绸和瓷器而言,各国都有类似的工艺,唯有茶叶具有很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谈及创业时为何选择做茶,李志鸿这样告诉记者。
鸿鼎农场出产的高山乌龙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原因之一在于这里的茶树是喝“豆浆”长大的。“我们选择用特制的‘豆浆’浇灌茶树,操作起来成本很高——要把鲜黄豆打成豆浆,再加红糖和益生菌,发酵20天以后,稀释50~70倍,对茶树的根部进行浇灌。”据李志鸿介绍,丰富的益生菌再加上黄豆里多种蛋白质和氨基酸,能够为茶树提供充足的养分。
每年大寒节气,鸿鼎茶场都要深耕荒土,给茶树施有机肥。“有些有机肥不易分解,这时‘豆浆’中的益生菌就能帮助其分解,让茶树吸饱营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期农药的使用。”李志鸿说。
“喝豆浆长大的茶树”既是鸿鼎农场高山乌龙茶产品的亮点,又蕴含着李志鸿的经商之道——只有做出特色,才能引起关注和重视,从而产生价值。据了解,种茶和制茶的每道工序都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成本,所以选择采用精耕细作模式的企业并不多。“但我就是要把这种模式‘绑定’在我们的农场中,所以我们生产出来的茶叶才有亮点跟特色。现在我们的多个产品都已达到4D标准,能满足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高卫生质量的农残检测,销路很广。”李志鸿介绍。
在永福创业初期,李志鸿虽已是成熟的企业管理者,但对于陌生的农业领域,他还是个“门外汉”,既缺乏农业知识储备,又受制于资金链的问题,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据了解,贷款利率高、期限短、缺少贷款抵押物、信用额度低等问题是李志鸿创业过程中的障碍。“资金流转对于高优精致农业产业发展非常重要,至今我都非常感谢政府颁布出台的诸多惠台惠农政策。”李志鸿介绍,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为他的农场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对所有在台创园投资兴业的台商台农来说,在大陆申请农业贷款可以享受政府的高额贴息,算下来比台湾最低的农业贷款利率还优惠将近一半!”他说。
深耕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20余年,李志鸿至今仍然怀揣着最初的信念与追求。他一如既往地看好台湾高优精致乌龙茶产业在大陆的前景:“我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让中华茶产业兴旺发展。台湾的茶产业有特色,但大陆市场才是台湾高优精致农业发展的希望之所,大陆才有广阔的市场跟天地。”
当被问及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时,李志鸿告诉记者,他希望继续为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如果说我来到大陆的前20年是在专心种茶,那么后半生我的梦想是当好两岸农业交流的桥梁,为两岸农业产业合作不遗余力、尽心尽力。”他说。
在李志鸿的带动宣传下,多位台湾青年产生了来大陆创业的想法。“台湾有2/3以上的百姓没来过大陆,希望他们亲自来到这里,看一看大陆的变化与成就,我相信,亲眼见过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喜欢大陆,这对两岸的融合发展非常有意义。”李志鸿说。(姚雯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