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关注 | 一人餐怎么都凑不够起送价 点外卖凑单起送像做数学题

2025-04-30 14:47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曹译文

实惠的折扣套餐,却因不够起送价享受不到送餐服务;明明是践行节约的小份菜,单点却不给送;不论消费者住得远近,起送门槛都一样……虽然外卖点餐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不少消费者却为商家设置的起送价标准犯难,甚至不得不像做数学题那样凑单点餐。

现象1

折扣优惠“看得见享不着”

“眼看着热干面优惠之后价格便宜不少,但就是下不了单。”上周六傍晚,家住北京通州的小林点外卖时,遇到了小麻烦。他给记者展示的外卖下单页面显示,排在第一位的经典武汉热干面,是这家店销量最高的餐品。“单份热干面售价19.8元,用上店里的5元无门槛优惠券,是14.8元,可这家店的起送价是15元,就差两毛钱。”

为了能送餐,小林不得不点了一份售价22.8元的经典热干面一人套餐,包含一份热干面、一个卤蛋和一杯饮料。“我其实就想吃一份热干面,不想吃别的。”他说。

家住潘家园的珊珊点餐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在“曼玲粥店”的“热卖福利”专区里,有一款搭配了主食、粥和小菜的“自选四件套”,是销量最高的餐品。套餐每份售价24.9元,首次点单还有6元的“新客优惠”。然而,珊珊把“四件套”添加到购物车后才发现,粥店的起送价是20元,而套餐是18.9元,差了1.1元。“要凑这1.1元,最少也得再买个水煮蛋,但我哪还吃得下。”她说。

在外卖平台上,选取一些点单量高的产品推出折扣套餐,是商家常用的引流手段,再叠加平台提供的满减优惠或无门槛优惠,确实让消费者获得一些实惠。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要么是折扣套餐售价本身就达不到起送价,要么就是叠加满减券后低于起送价,眼前的实惠常常是“看得见享不着”。

记者将手机定位在朝阳区潘家园附近,从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外卖平台搜索发现,默认推荐的前10个商家中,每家都有折扣菜品,最便宜的低至0.37折。不过,其中分别有4家和5家店里都有“单点不送”,或者折扣菜叠加优惠券算下来达不到起送价。

以一家水饺店为例,一份6个鲅鱼水饺售价7.35元,折扣低至3.67折;一份6个整颗虾仁猪肉三鲜水饺售价5.88元,折扣低至1.96折,但两款产品都不够店里30元的起送价,并且下单页面标明了“单点不配送”。记者尝试下单发现,即便选择多款“单点不配送”的优惠菜品,总价已经超过30元,还是无法下单。

现象2

小份菜单人餐单点不给送

近年来,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许多餐厅在外卖平台上线了小份菜或一人食套餐,有的还设置了小份菜专区。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餐厅单点小份菜不给配送,想吃上小份菜,并没那么容易。

在国贸工作的王先生正在健身减脂,中午点外卖时特意挑选有小份菜的餐厅。“国贸不少饭店都上了小份菜外卖,但因为不够起送费,选来选去,我还是只能点正常分量的餐品。”

王先生说,上周五中午,他相中了唐宫饭店“一人小菜”专区里的一人份西蓝花炒虾球,折后售价为32元,可这家饭店的起送费要50元,就算再加一碗5元米饭也差了13元。“凑不到起送价,人家不给送。”不得已,他只能点了一份正常量的西蓝花炒虾球套餐饭,“价格高倒在其次,关键是我吃不完,剩了不少。”

“两只蒸鸡腿、一碗鸡汤,还有米饭和咸菜,我一个人就能吃得饱饱的单人餐,却不给送。”上周六,临近中午饭点,家住方庄的温女士看着外卖平台上的美食,叹了口气。

记者在手机页面上看到,这家主打手撕鸡的店铺,设置了单人餐专区,温女士想要购买的是一款汤泡饭套餐。专区里共12个餐品,排在前面的头三个餐品,原价均为36元,折扣价为29.55元,无论是原价还是折扣价,均达不到40元的起送门槛。“我一般都会凑单再下个饮料,但又不喝甜水,一来二去,家里堆了好多。”温女士直言,推出单人餐的本意是节约,结果却因为凑单造成浪费。

市民小李也有同感。她常在外卖平台上点家附近的一家东北菜馆,“精选小份”专区里,地三鲜每份15.9元、酸菜炒粉条每份15.3元,餐厅起送价则是30元。“即使加上一份米饭也不够,但要是点两个小份菜,就比一个正常分量的菜要贵了。”在小李看来,一人用餐却买不了单人份,小份菜显得有些鸡肋。

现象3

距离差10公里起送价一样

一些住在餐厅附近的居民反映,三五分钟就能送到的距离,却和30分钟才能送到的距离,是相同的起送价。

“出门就能看见这家餐厅,不到200米的距离,起送费却和隔着近10公里远的地方是一样的。”家住朝阳区双井的胡女士说,上周末打算给孩子烙春饼,想起小区旁边就有一家北平春饼饭店,就想叫份菜。下单时,胡女士发现,这家店有20元的起送门槛,而她想点的肉末酸菜粉每份19.8元,无法配送。

对此,这家店的店员表示,目前无论配送到哪里都是20元起送价,“哪怕您就住旁边,只要平台下不了单,我们就是送不了。”

家住天通苑的曹先生也有类似困惑。楼下临街有家早点铺,曹先生是店里的老主顾了。最近一段时间,他因脚伤无法下楼,想通过外卖平台点份这家店铺的早餐却犯了难——要满20元才能配送。“平时吃一顿早餐也就10块钱,这得多点好几根油条才能凑够起送价。”曹先生说,从早点铺出来进小区门,绕个弯就到单元门口,坐电梯上楼,全程最多3分钟。然而,如果将地址定位在5公里之外的小区,这家店的起送价仍然是20元,“起送门槛不该‘一刀切’。”

呼吁

增加选择 让点餐不凑单

外卖点餐何时能不再为了凑单做数学题?不少市民在采访中提出,能否给大家多一些选择。“比如,食量大或者点得多的人,商家可以设置一个起送价,达到门槛就能免配送费;对像我这样食量小的人,就点我需要的,支付点配送费就好了。”小李建议。

王先生也提到,如今技术发展这么快,外卖平台能否通过数字技术,更精确地计算出不同配送距离所需的配送成本,从而帮助商家根据订单位置制定出灵活的起送价格,方便消费者按需点餐。

消费者的呼吁是否有可行性?记者询问多家餐厅了解到,商家主要结合自家店铺的菜品价格,以及外卖平台的配送费和佣金制定外卖起送价。

“目前,达到起送价的外卖单,配送费都能减免,而这部分减免的费用,我们也要承担一部分。”天通苑一家早点商家告诉记者,早餐单价不高,店里很多东西都不到5元,“如果不设20元起送价,5元、8元也送,我们再补贴配送费,那就挣不回本。当然,消费者愿意自付配送费,那就有的商量。”

宋先生从事餐饮已经20多年,如今也经营着多家连锁快餐厅。他对记者说,外卖起送价本身就是市场多方关系平衡、自然调节的结果。如果起送价太低,收入都被配送“吃掉”了,商家不赚钱,自然不愿意做。如果起送价太高,消费者不愿意下单,商家也没生意。他认为,可以针对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实际点餐需求,计算出配送成本后,制定几档外卖起送价。“例如:3公里以内的订单15元起送,5公里以外的订单20元起送,这样我就能干。”

今年7月,《餐饮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食品减损技术指南》将在全市实施。指南提出,餐饮服务提供者通过餐饮外卖平台提供服务的,宜在平台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餐品规格、风味、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合理设置套餐组合和起送价格,避免捆绑营销,不宜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届时,外卖点单是否可以不再为凑单而烦恼呢?(杨天悦 鹿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