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崔雪峰 蔡磊)近期,以“味美亲民、方便实惠”火出圈的外摆餐饮俨然成为众多市民的“心头好”,这种经营模式不仅增添了城市“烟火气”,还丰富了市民日常餐饮消费选择。但是,夏日持续的高温、高湿环境也为外摆餐饮增添了食品安全隐患。为进一步规范外摆经营行为,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锡山区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多措并举,高效不怠守护市民夏日“舌尖安全”。
优化指导服务,助力规范经营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通过组织开展餐饮外摆行政指导,明确外摆规范细则,发放《关于规范保障“外摆”经营食品安全的提示函》,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强化风险防控、依法合规经营、规范安全操作,进一步拧紧思想发条,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听取餐饮服务单位在推进外摆餐饮中关于人员管理、食材保鲜、选址布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意见。
强化过程监管,筑牢安全防线重点核查食材采购台账、供应商资质及检验证明,确保来源可溯,严禁使用腐败变质原料;要求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加盖防尘、工具消毒等要求;从业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手套、帽子,禁留长指甲或佩戴首饰;针对夏季高风险特点,强制要求配备冷藏设备(0℃–8℃)及遮阳设施;所有菜品明确标注制作时间与保质时限,售卖全程严格控制在2小时内;禁止提供生食水产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品类。
主动介入帮扶,突破难点堵点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锡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积极与“外摆菜”经营单位对接,结合前期行政指导提出的堵点难点问题,主动上门指导企业,帮助“外摆菜”经营单位理清管理台账、完善“三防”设施,逐步完善从“原料采买—加工制作—出餐转运—备餐销售—售后保障”的系统性“外摆菜”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要求落实到位。
下一步,锡山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对“外摆菜”等新型餐饮经营模式的监管力度,采用“突击抽查+日常巡查+重点督查”模式,定期“回头看”防范问题反弹,开通并公示12315专线于各摊位,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超时售卖、操作违规等问题。以“源头可溯、过程严控、风险可控、全民监督”为监管核心,全力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确保食品安全标准“不放松、不降低、不打折”,切实做到“外摆有热度,安全有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