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希望参加一些法律实务培训,或者是在标准制定上能给予企业更多指导。”近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送法进企业(园区)”主题活动。
近年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基层法治痛点难点,通过“立法下基层、执法监督下基层、普法下基层”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探索出一条“法治下沉、服务前移”的创新路径,为各地经营主体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立法下基层中,市场监管部门以“小切口”破解“大难题”,让制度扎根实践。比如针对基层普遍反映的小餐饮店和小食杂店监管难、处罚难等问题,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将小餐饮店、小食杂店纳入监管范围,增加了网络经营的相关规定,填补制度空白。针对行政裁量权难以把握问题,出台相关指导意见,细化裁量基准,让基层执法“有尺可量”。
近3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修订《内蒙古自治区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配套出台行政指导工作规范、履职免责办法等20余项执法制度,形成了覆盖市场监管全领域的法治“工具箱”。
在普法下基层中,内蒙古自治区全力打造“精准供给+实战转化”立体化普法矩阵。通过靶向培训全覆盖、实战练兵强能力、疑难会审破梗阻,先后多次开展“订单式”送法活动,针对基层执法“知识盲区”,建立“需求征集—课程定制—效果回访”闭环机制,选派法律专家、业务骨干赴各盟市巡回授课,覆盖执法人员5000余人次,基层反馈培训“讲得透、用得上”。(李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