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争取把菌子卖到更多国家去”

2025-04-25 16:39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李方冰

4月23日中午,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竹篙寺社区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内,室外气温已突破30摄氏度。食用菌种植大棚内又湿又热,金堂县然通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春蓉仍坚持“要把门关紧”。

大棚内种植的榆黄菌首次出口在即,张春蓉十分小心。她关上大棚门窗,又打开加湿器,“在这个关键时刻,见光就蔫、缺水即蔫的榆黄菌,可不能有任何损失”。

榆黄菌,学名金顶侧耳,是食用菌中高端代表性菌类,适宜生长在高温高湿环境。在这个春末,种植食用菌20多年的张春蓉,迎来最重要的订单:6月底前,完成首批发往阿曼的10万棒榆黄菌菌种。如果一切顺利,今后每个月阿曼客商都将采购同等数量的产品,且持续3年。这将是近年来四川食用菌出口周期最长的订单之一。

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814.1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3.5%,跑出加速度。张春蓉用自己的故事,来“解读”数据。论规模,然通家庭农场属于四川食用菌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的“小不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中东市场,张春蓉说,技术体系成熟和品质过硬,应该是能够“出海”的两大原因。

先看技术,自从与四川农业大学牵手共建实验基地,张春蓉的榆黄菌菌棒产量越来越稳定,“无论气候怎么变,每个榆黄菌菌棒都能采2.5斤左右,波动很小。”对于需要面对极端炎热干旱的阿曼客商来说,然通家庭农场在复杂条件下展示出的“稳定性”,更为可贵。

再说品质,大棚内,张春蓉指着手里的菌棒,一一介绍:为避免黄曲霉素超标,菌棒的玉米芯专门从光照充足的黄淮海玉米产区采购;木屑等配料,全部经过高温等程序消毒、杀菌;菌类生长周期,从不使用农药等。

首次拿下出口订单后,张春蓉有了更大梦想:继续提升技术,在榆黄菌等品种外,发掘新的出口菌种,“争取把我们的菌子卖到更多国家去。”(王成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