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侍明旭 刘彬)提起大庆,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因油而闻名于世的油化之都。但是,在自然景色秀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五大连池风景区,有一处10.68万亩的肥沃良田,因其独具特色的“五色”优势资源,使大庆油田不仅能供应“大庆油”,还能供应“大庆粮”,被誉为大庆之外“北大庆”,擦亮了大庆油田农业产业的闪亮“名片”。
火山岩寒地“黑土”。大庆油田农场现有耕地16.99万亩,尤其是地处“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内的10.68万亩寒地黑土,全部通过绿色认证,有机认证耕地达2万亩。富含钾、磷、镁、硒、锌等有益元素,腐殖质层厚度达30-50厘米,有机质含量达5%-10%,天然肥力更高,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
自然生态“蓝天”碧水。五大连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周边1000多平方公里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所依托的水源为“世界三大冷泉”之一五大连池冷矿泉水系,富含偏硅酸、锶、锂、锌、硒等三十余种微量元素,被誉为“药泉”“圣水”。
北纬47“黄金”种植带。北纬47度是农业生产的“黄金纬度”,全球的粮仓都处于该纬度。出产的“五大连池大豆”已被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中国国家地理将北纬47°产地认证为玉米黄金种植带,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香甜,品质优良等突出特点。
农产品“绿色”有机。农场始终坚持用大庆精神办企业,用铁人精神出精品,严格按照绿色有机生产标准进行标准化作业。通过对有机大豆、小麦、黏玉米等作物进行SGS299项农药残留检测,达到了欧盟食品安全标准。有2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认证,11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认证。
共和国“红色”基因。大庆油田农场是为了保证石油大会战,缓解“五两保三餐”的不利局面,在周总理亲自关怀下建设的自给性农场。建场以来,农场人自力更生、开荒种粮,累计生产粮食10亿多公斤,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成为油田农场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同时,农场还将保障食品安全作为责任使命,全力生产安全、放心、健康农产品,靠过硬质量打造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创效能力。
农场拥有“庆耕1961”、“干打垒老酒”、“好多多”、“格球山”等自有品牌。目前,出产面粉、大米、大豆油、杂粮、鲜食玉米、蔬菜,畜产品,山珍、白酒9大系列共38种产品,优势产品已经向中石油内部企业拓展,向北京、上海、成都等中心城市布局,并和国资委下属央企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广建公司、中食世纪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产品加工上,采用国内先进加工工艺,严格执行“零添加”,保持产品特有的“老味道”。出产的面粉麦香浓郁,粉质细腻,口感筋道;出大豆油采用常温下物理挤压方法直接提取,保留所有营养成分;五常订单水稻产地正宗,芳香爽口;鲜食玉米具有“火山黑土有机鲜食玉米”核心竞争力;杂粮产品具备“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品类特征;自酿“干打垒”系列白酒口感清香纯正,醇甜柔和。
面对未来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农场将以新理念谋划发展方向、以新机制带动转型升级、以新姿态实现跨越式发展。持续加强产品设计,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品牌形象,不断增强企业核心功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