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武汉市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不断激发主体责任内生动能

2025-02-08 16:07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曹译文

案例简介

武汉市在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中,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与学校主体风险管控等关键问题,加强对食品来源、采购、加工制作等全过程监管,形成“属地严格履职、主体主动作为、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构建校园餐饮安全制度体系,组织标准人员编制了高校后勤食品安全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餐饮安全等38项岗位职责,建立原材料订货验收、出库、粗加工、售餐、保洁等18条主要流程的操作规范,形成了服务质量检查、食品贮存管理、食品留样管理等34个内控制度,全市校园餐饮安全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标杆性标准体系初具雏形。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食堂无水化厨房”为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代表,武汉市逐步构建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无水化”厨房标准体系。参照GB/T 24421.2-2023《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构建的要求,省质强办、市质强办共推“湖北省公共服务质 量提升标准化试点项目”之校园餐饮安全之食堂“无水化”厨房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促进“无水化”厨房规范化发展,提升学校食堂厨房管理水平,树立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标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武汉市高校食品安全的创新举措被湖北日报专题报道,先后被人民日报、党建头条、中国新闻发布网等18家知名媒体转载。

案例实施成果

一、强化重要性,统筹加力有保障。一是关键环节再加力。武汉市以全市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压紧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紧盯“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学校食堂和配餐运营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等关键环节,督促实施与完善管理制度。二是升级改造再加力。2024年,市政府将“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60所”作为民生实事项目,组织各区重点推进学校“新改扩”及校园安全提升工程,全面升级学校设施设备,并将中小学食堂纳入高风险主体,发挥基层包保干部作用,指导干部对照问题清单落实督导内容及频次。三是协调联动再加力。教育部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完善“互联网+明厨亮灶”管理平台建设、对食堂从业人员培训不少于40学时。卫健部门开展“2024年食品安全进校园宣讲”等活动,线上线下科普宣传22万余人次。市城管委组织开展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治理,清理含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在内的违章占道行为。武汉市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交叉互查,聚焦学校食堂承包经营行为、鼠害等有害生物防制、环境卫生等突出环节加强监管。四是执纪监督再加力。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活动”,梳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各区、各部门向纪委监委报送问题线索127条,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二、形成示范性,食安标准大提升。一是体系大提升。紧紧围绕持续提升高校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目标,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的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探索与重构学校食堂厨房管理新模式,指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率先导入餐饮“4D现场实务管理”和“无水化后厨”理念,实施色标管理、“有名有家管理”,实现厨房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二是流程大优化。鼓励全市各类示范学校不断优化流程规范,形成了校园食品安全“一体两翼三保障”工作机制:“一体”是指无水化后厨的工作台面、地面无积水,干爽自然干净;“两翼”是专题培训与日常管理双翼驱动,食堂每周开展无水化后厨专题培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炼形成规范;“三保障”指设备升级、工具优化和习惯养成,升级改造设备设施,保证不溢水、不漏水,减少溅水。三是标准大驱动。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食堂“无水化”厨房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构建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无水化”厨房标准体系,组织相关学校、专家开展标准实施监督、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促进“无水化”厨房规范化发展,树立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标杆。今年以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先后在该校召开现场会,推广“无水”后厨管理经验做法,全市共有100余所学校、400余人次现场参观学习,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湖北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高校借鉴该校经验,投入经费改建、新建学校食堂,有效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三、增强主动性,“四方责任”重落实。武汉市在“两个责任” 落实上提质提标,纵深推进,着力抓好属地包保责任、主体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社会共治责任的“四方责任”落实落地。一是贯通属地责任。武汉市融合智慧管理,运用国家“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湖北省“智慧市场监管”,打造全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武食安”,以信息化管理、流程化监管、闭环式反馈“全程网办”,实现对食品安全数据精准化、动态化管理,推动市直部门、各区、街道、监管所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二是夯实校方责任。全市建立健全层级对应的包保体系,校园食堂配备属地包保干部,在食堂入口醒目位置均悬挂“两个责任”公示牌。鼓励学校后勤干部亲自担任食品安全总监,建立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组织架构。推动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32个,新增食品安全员223名。三是强化部门责任。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定期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督查、培训,并指导学校食堂建设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全市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培训,4600余人次参加。四是引流社  会责任。组织“现场学、交叉查、找差距”活动培训32场、交叉互查120次,互查学校940家。鼓励保险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推动高风险品种食品、重点领域食品生产经营者、集中供餐单位等投保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不断提升学校食安责任险投保率。通过多方聚集合力,共织校园食品安全网,一起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四、激发创造性,社会共治新拓展。武汉市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深度融合“食安武汉共治共享”品牌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工作举措,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一是打造“一区一品”新项目。各区围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巩固提升,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高新区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全年度“一区一品”深化拓展的创新项目。二是开辟宣传教育新栏目。2024年4月,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指导武汉纺织大学举办了为期1个月的学校首届“食品安全月”活动,以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反餐饮浪费等为着力点,发动全校师生和食品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同时,新开辟“食话实说”栏目,市、区市场监管局与部分学校联合筹划了“食材展示”“美食品鉴”、最受欢迎校园美食评选、学生走进食堂后厨等系列活动, 鼓励食品经营主体主动公开承诺,引导学生自发组织倡议,邀请广大师生共同监督,形成浓厚的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氛围。三是高校联盟“武汉行”踏上新征程。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团队坚持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武汉行”志愿者科普活动,2024年,继续分赴各区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317个实践服务地区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宣传活动惠及人群超过200万人。

下一步,武汉市将继续探索创新工作举措,不断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与机制创新,进一步拓展“食安武汉共治共享”品牌建设,广泛发动协会、高校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治共享,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走深走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