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白雪峰)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市场监管局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和教育教学理念,拓宽制度建设维度,积极构建学校自律、执法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一、责任共治
一是落实属地责任。由50名各级主要领导包保联系各中小学、幼儿园,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设立责任公示栏,及时更换包联领导照片。包联领导定期到校督导,了解“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实情况,检查食品安全制度落实等情况。
二是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护苗行动”,敢于“真刀真枪”,按照高频次的工作要求,强调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全面深入排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问题一管到底,督促全面整改,校园食品安全形势得到稳步提升。
三是落实主体责任。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责任制,建立学校主要负责人职责制度,使其对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成立由校领导及各位班主任参加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进一步促进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实行陪餐制度,记录主副食,明确陪餐领导、陪餐教师。支持和保障食品安全员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充分保障其依法履行职责等。强化从业人员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食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引导食品从业人员树立整洁有序的经营服务理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监管共治
一是日常监管。执法人员对食品原材料进货查验、操作行为、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食品留样制度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做到源头严控、过程严管、隐患严查。对食堂食品库房或食品贮存区域等区域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活动迹象、有无对场所进行消杀通风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内外环境卫生都符合要求。对设备是否齐全、冷藏冷冻柜、消毒柜、留样柜运行情况、刀具用具使用色标等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能满足日常需求。
二是联动监管。协调教育部门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考核评价指标、纳入学校督导评价体系,建立常态督导机制,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督导,全面排查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校园餐”专项整治,加强了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确保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储存配送等环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举行行政联合约谈,坚决守护食品安全底线。市场监管局联合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主管部门对学校食堂、幼儿园等集中用餐单位进行了约谈,通报了食品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了明确要求。与相关约谈主体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主要负责人做了表态发言,介绍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下一步整改措施。建立了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反馈问题机制,形成共治共管局面。
三是检测监管。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抽检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重点抽检与学生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 抽检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针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核查处置。
三、家校共治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学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小手拉大手”等各类活动,向孩子们讲授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好仁学校举办了食品安全讲座,哈拉黑学校学生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二是引入社会监督。面向辖区50所学校食堂,聘任50名家长代表担任校外食品安全监督员。强化家校协同共治机制,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透明化、规范化,构建“政府监管+家校共治”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三是举办学习培训。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教育部门组织了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知识专项学习,各学校分管领导参加了培训。
四、智慧共治
一是监控环节。通过健全智能监控网络、视频巡查、数据分析等方式,实现智慧化“无感”监管。局、所以及学校领导的视频终端都能看到后厨的画面,增强透明化和可视性,形成“自律+他律”的双重约束机制。平台已接入了高清摄像头,AI抓拍了各类违规行为。
二是执法环节。接到上级指令后,辖区市场监管所快速响应,组织执法力量赶赴现场进行核查,及时指导纠正。
三是反馈环节。监管平台实时将违规情况,发送“预警通知”,相关信息传送给学校领导和食品安全员。
科右前旗市场监管局将慎终如始持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堂的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食保障,进一步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