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马鞍山市和县荣获“2023年省政府食品安全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

2024-08-01 16:3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魏梓濠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孙伟) 近年来,和县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食安为民、食安惠民”理念,探索“党建聚力 监管提效 科技赋能”食安路径,奋力推进“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坚决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连续多年实现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和食安城市创建支持率双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安徽省质量强县、等称号,6年来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评议考核中均获评A级,2023年获评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获得2023年度省政府食品安全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

以“党建+”筑牢两个责任阵地。和县以党建引领推动责任落实,形成“1+39+N”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格局。“1”即“一把手工程”,县委、县政府自觉担负起组织领导之责、推动落实之责、监督检查之责、跟踪问效之责。去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5次,县级负责人督查检查12次。“39”即“30个县直部门+7个镇+2个园区”,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抓住种养殖、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严把“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关口,齐心协力打造食品安全监管网络。“N”即食品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市场主体。督促全县3527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规范设置食品安全总监31名、食品安全员3571名,切实将食品安全责任、任务和压力传导至“末端”和“终端”。

image.png

以“党建+”打通治理前沿。以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构建县、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形成“上下统一、体系完整、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体制,选任食品安全“四员”219人。依托“食安家宴”线上备案管理系统,深入实施以“主体登记”备案、“持证上岗”资格、“食品安全”承诺、“聚餐应急”报告、“食安保险”保障为主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打造农村集体聚餐“阳光厨房”1个,经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的民间厨师159名。“食安家宴”线上累计备案农村集体聚餐693户次、7万余人次,累计投保农村自办宴席食责险1万余元。

image.png

以“党建+”推动产业发展。聚焦食品企业办事“难点”,试点推行“证前指导”服务,制定“预约-派单-现场指导-反馈问题-准备申请材料”的全流程闭环服务,为52家食品生产者、212家食品经营者、126家餐饮经营者提供了“证前指导”服务。在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党建联系点25个,党员干部调研走访115户食品经营单位,帮助解决困难251个。向盛家口食用植物油生产集聚区31家企业和绿色食品孵化园8家企业分别派驻“党建特派员”,在原辅料采购验证、生产过程控制、人员管理、出厂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帮扶指导,充分发挥党员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image.png

以“强基工程”夯实监管能力。聚焦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行风建设行动,着力培养高素质食品安全监管基层干部,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实战演练、跟班锻炼、案卷评审等形式,对食品安全监管干部实现全覆盖培训。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进行轮训,补齐企业履职能力短板。以“一年抓示范,两年抓推广,三年全覆盖”目标,从党建引领、办公场所、设施设备、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市场监管所建设,塑造市场监管新形象。9个基层所顺利通过验收,城北市场所获评首批国家级“五星市场监管所”,全市唯一。

image.png

以“民生导向”落实监管执法。全力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结合日常监管常态化开展诚信经营、反餐饮浪费、长江禁捕、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等。依托安徽省食品综合监管平台,完成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分级,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将校园及周边食品销售者100%列入高风险等级,重点监管。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对全县77家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112家餐饮店,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的全覆盖检查。深化“风险分担+防控自律”治理成效,在全市率先做到全县101家食品生产企业和77家学校食堂食责险全覆盖。修订《和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提升和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image.png

以“最严处罚”强化安全治理。组织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春秋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保健食品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专项清理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食用植物油专项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对农资企业、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学校食堂、生产加工小作坊等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的专项治理,做好食品非法添加和生产经营不规范等违法行为整治工作。2023年,累计检查主体7600户次,制发保健食品专区(专柜)标识500块,提醒标识400块,张贴各类提醒单6000张,发现各类风险隐患501个,处置完成501个。不断完善行刑衔接和行纪衔接机制,查办各类食品安全案件348件,移送公安3件,罚没款60余万元。

image.png

以“智能化”实现源头追溯。全力推进数字农业试点县建设,打造农业资源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农产品标准化标识化身份化综合管理平台、蔬菜品牌数字化设计及宣传体验系统等6个方面推进数字化建设。投入2100万元,建成农业资源数据中心等管控平台,推动蔬菜种植体系科学、管理精细。去年,蔬菜总产量108万吨,65%以上供应长三角地区。与省农科院、安农大等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高标准建设皖江蔬菜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持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以 “可视化”推进全程监管。以食用植物油生产集聚区为重点,全面开展食用植物油企业“四个一”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投入7800万元,完成厂房及设施改造升级。对所有食用植物油企业,严格落实24小时在线可视化全链条监管,做到加工过程便捷可视、现场环境物联可感、违规操作实时可见,并严格执行“批批检”,产品合格率99.9%以上。

以 “透明化”确保餐饮安全。为了让后厨“亮起来”,用餐者心“安下来”,和县在全面实施“明厨亮灶”的基础上,将全县77家校园食堂进一步升级为“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可远程实时监控烹饪间、备餐间等重点区域,真正实现了画面可存储、问题可核实、事故可追溯。不断强化网络平台管理,规范送餐行为,全面推广使用“食安封签”,将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送餐单位列“食安封签”的使用情况纳入日常监管检查事项清单,推广使用“食安封签”122万张,与入网餐饮户签订告知书580份。

以 “品牌化”发展特色产业。新增食品类授权发明专利48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达276件;现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04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4个、绿色食品75个、有机食品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居全市前列。注册“皖江”“和州绿”等蔬菜商标36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5万亩,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水稻、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万亩。着力培育“食安安徽”品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企业参加安徽品牌故事大赛,指导3家食品生产企业成功创建“食安安徽”品牌。

image.png

以“规范化”实现检验升级。推动安徽省蔬菜质量检测中心提档升级,加挂“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取得了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CATL(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双认证,是全省唯一的蔬菜质量专业检验机构。挂牌成立省质检院和县工作站,常驻专业技术人员25人,可检验检测参数增至367个,其中蔬菜类70个、食品类301个。建成县级食品安全快检室13个,全面覆盖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60余万元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规范化运营,自投入使用以来,共检测样品345867组,成功上传至省局食品快速检测信息平台。文昌宫智慧农贸市场实现即检即查,检测时间由3个工作日缩减至20分钟。

以“全面化”强化社会共治。创新打造“食品安全空中课堂”,持续增强“一老一小”的防范意识。组织从业人员轮训500人次。健全完善“六快”工作机制,即接即办各类投诉举报1350件,按时办结率100%,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8万余元。推动成立马鞍山市食用油脂协会,倡导和县辖区协会会员企业共同遵守《马鞍山市食用油脂协会公约》,开展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自律,坚持“四个杜绝”和“四个统一”,时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广泛开展2023年共开展食品安全宣传“五进”活动20余场次。高频次请公众监督,定期开展 “随机查餐厅”,完成“你点我检”“你送我检”140批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