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安徽小麦夏收进入冲刺阶段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2025-05-30 15:2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吴亚婷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姜维长 记者程家武) 五月的江淮大地,麦浪翻滚,机声隆隆。当前,安徽小麦夏收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记者在寿县安徽农垦寿西湖农场看到,5.34万亩优质小麦正在有序收割,现代化农机设备穿梭田间,确保新粮颗粒归仓。截至5月29日,全省小麦已收获3199.16万亩,进度达73.68%,预计6月上旬可全面完成夏收任务。

质量安全贯穿全程 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在寿西湖农场,农场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株颗粒饱满的麦穗:"我们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种植管理,小麦品质达到国家优质标准。"作为省级良种繁育基地,该农场种植的皖垦麦1702、皖垦麦22等9个品种均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产量和品质上具有双重优势。

为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农场建立了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从种子处理、田间管理到收获储运,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农药使用方面,农场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通过"一喷三防"科学用药,确保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现代化手段保障食品安全

在收割现场,搭载智能监测系统的联合收割机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设备不仅能自动测算产量,还能实时监测籽粒破损率和杂质含量。"我们通过科技手段严把质量关,确保入库小麦各项指标达标。"农场技术员介绍道。

全省范围内,5000多台粮食烘干机24小时运转,采用低温循环干燥工艺,既保证烘干效率,又最大限度保留小麦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小麦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水分、容重、不完善粒等关键指标合格后才能入库。

全链条监管护航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夏收期间,农业部门联合市场监管、粮食等部门,重点加强三个环节监管。一是收获环节监管,严控农机收割质量,降低破碎粒和杂质含量;二是储运环节监管,落实防霉变措施,确保粮食储存安全;三是收购环节监管,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杜绝不合格粮食流入市场。

目前,全省所有收储企业均配备专业质检人员和设备,确保入库粮食质量安全。同时,粮食加工企业也提前介入,通过订单农业方式,从源头把控原料质量。

"我们将继续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把好每道关口,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该负责人强调。随着夏收工作深入推进,安徽正以实际行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防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