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朱佳华 记者程家武)黄山,自古以来便享有盛名。在这人间仙境之中,观赏奇松之姿,感受云海翻涌,品尝鲜香臭鳜鱼与风味毛豆腐,体验徽州的特色美食,已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多年来,黄山风景区的食品安全管理如同黄山的热度一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与重视。从最初仅依赖政府监管,到如今政府、企业、消费者、社会等多方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属地管理为根基,铸就食安防线之稳。属地管理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石,强化属地管理能够发挥属地“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先天优势。黄山风景区通过落实属地责任,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得以精准执行。为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景区成立了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双主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春节、夏季高温时段、十一黄金周等要重要时间节点,各党工委委员分别带队组织食安委成员单位开展全山食品安全检查。在健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上,景区结合辖区实际,创新性实行提级包保管理,县处级以上领导包保C、D级食品经营企业,让基层减负不减责,提升包保工作效能。在食品安全跨区域合作方面,景区与毗邻区县紧密联系,建立食品安全区域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以食安监管为利剑,砺出风险防控之锐。景区市场监管部门始终把守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作为首要职责,从人、物、制三方面共同发力,切实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实力,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人”,业务骨干和新录用人员下沉一线,通过实行一对一导师帮带制度,构建一支思想认识过硬、作风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硬的基层监管队伍。“物”,以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配齐执法装备,建成黄山风景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加快基层所提档升级,提高基层所履职能力水平。“制”,建立符合景区特点的党建网、监管网“双网融合”和“三坚持一维护”(即坚持“周一面上巡查”、“周三以查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监管”、“每月逢五以查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的监管”,全过程维护游客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机制,全力守护食安防线,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共进、双向提升、共建共赢。
以权益维护为坚盾,筑牢放心消费之基。消费环境关乎民生福祉,黄山风景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探索建立食品经营主体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开放式合作组织,成立黄山风景区“诚信黄山 放心消费”食品经营主体共建联盟,在食品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全面落实消费维权快速反应工作机制的同时,推行市场经营主体先行赔付和监管部门先行赔付制度,做到小事不出店,大事不出山,确保消费者合理的食品安全需求得到快速解决,2024年在食品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共先行赔付8笔0.4万元。
以社会共治为长卷,绘就多元协同之局。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只有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才能构建坚固的安全防线。黄山风景区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将监管触角有效延伸。聘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为监管工作建言献策,共同参与“星期三查厨房”等主题活动。组建了全市首支食品安全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校园、养老机构、市场等场所开展科普宣传,让食品安全知识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传起来”。组织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等便民检测活动,把食品检测的选择权、主动权交给消费者。打造“景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故事TA们说”专栏,合力拍摄企业食安故事,广泛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和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优秀案例,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良好氛围。
以创新管理为薪火,铸食安共创“燎原之势”。作为发展的主力军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人,企业兴衰与黄山发展休戚与共。黄山风景区始终致力于培养和强化企业主人翁意识,鼓励餐饮企业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创新方法,确保与时俱进,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待。通过引入“4D”、“5T”、“六常”等管理模式,景区内所有餐饮企业后厨均达到布局功能化、流程标准化、整理规范化、管理色标化,餐饮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为黄山风景区在全省首批荣获“省级餐饮质量安全区”称号,建成首个餐饮类“食安安徽”品牌集中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黄山风景区将继续秉持“共治共享”的理念,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夯实属地管理基础、丰富共治内涵、深化共创成效,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实现新的突破,努力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树立山岳型旅游景区食品安全“黄山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