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科技助产 黑土绽芳华

2025-08-19 16:0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韩野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静慧)在希望的田野上,有一群勤劳的新农人。他们在实践中淬炼理论的真,努力让科学之光,照耀更多的黑土地。他们是吉林省科技小院的研究者,也是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追梦人。

在由吉林省科协、长春市科协、长春农博园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上,13家科技小院齐聚长春农博园12号门附近的多功能厅,将科技助产、黑土绽芳华的故事,向人们娓娓道来。

告别“土方” 建立科学标准化养鹿模式

呦呦鹿鸣,科学配“苹”。中国农技协吉林双阳鹿科技小院(以下简称双阳鹿科技小院)团队成员、长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陈新源表示:“双阳养鹿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当地养殖户大多依靠‘土方’经验养鹿,建立并推广梅花鹿的科学标准化养殖是我们主攻的方向。目前,我们鹿场共有2000余头鹿。”

双阳鹿科技小院由吉林省科协、长春科技学院、吉林省农技协、长春市科协、双阳区科协依托吉林省东鳌梅花鹿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共建。现有圈舍面积78亩,散养林带面积375亩,饲料种植基地225亩。

何为标准化养殖?主要体现在营养饲喂上。根据梅花鹿不同生长阶段所需不同营养,制定科学“营养餐”,增强梅花鹿抵抗力、提升梅花鹿产茸量。“区别于传统养殖户喂的苞米秸秆、苞米面精料,我们采取粗料、精料搭配喂养,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陈新源进一步举例说道,“比如,仔鹿期,梅花鹿的肠道还未发育健全,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不能太高,否则易导致腹泻;育成期是梅花鹿长肉的关键阶段,可以适当增加营养;在梅花鹿的生茸期,则需要更多能量,应提供高蛋白饮食。”

 中国农技协吉林双阳鹿科技小院团队成员、长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陈新源

吃得好,还要少得病。双阳鹿科技小院在鹿群疾病预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传染后,可能导致不孕不育。通过科学标准化养殖,双阳科技小院里的鹿场已经杜绝“布病”传播。

科研有力的同时,双阳鹿科技小院对科普推广也极为关注。“我们积极开展研学工作,向大家推广梅花鹿的养殖常识及药理价值,每年接待约四百人左右。”陈新源自豪地说。

破解再生奥秘 母鹿、小鼠皆生茸

众所周知,公鹿生茸、母鹿产仔。但中国农技协吉林双阳鹿茸科技小院(以下简称双阳鹿茸科技小院)通过科研探索,不仅让母鹿也产茸,甚至还能让小鼠生出“鼠茸”。

双阳鹿茸科技小院专家、长春科技学院鹿茸科学与产品技术研究所的教师马超,主要研究方向是干细胞与免疫细胞互作导致母鹿生茸方向。

“正常情况下母鹿是不生茸的,我们通过研究机制,已经连续三年诱导母鹿生茸了,并实现了鹿茸的周期性再生。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母鹿茸的营养研究。由于母鹿是在怀孕期间生长鹿茸,与公鹿茸主打温补肾阳略有不同,滋阴效果更加明显一些。”马超介绍道。

 中国农技协吉林双阳鹿茸科技小院专家、长春科技学院鹿茸科学与产品技术研究所教师马超

科研之路,也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之路。攻克母鹿生茸的课题时,马超遇到了两大问题:如何诱发干细胞与免疫细胞互作,以及不干涉母鹿本身的内分泌。“最开始,我们尝试向母鹿注射雄激素,促使产茸,但这样母鹿就无法产子。现在我们突破了这一难题,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母鹿生茸。”

除此之外,断肢再生、逆转骨质疏松、伤口快速愈合等都是双阳鹿茸科技小院的研究方向。“鹿茸是唯一可以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我们通过研究鹿茸发生和再生的组织学基础,目前已成功诱导小鼠生茸、断肢再生。每年都会接待很多当地的学生、鹿农来到我们的鹿场参观,向他们介绍一些新技术、新成果。”马超说道,像这样的科普“大讲堂”,他们每年会举办四次,累计科普人数可达数千人。

模式创新 让好参养好“身”

中国农技协吉林抚松人参科技小院(以下简称抚松人参科技小院),由吉林农业大学,依托吉林参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小院集人参新品种选育、病虫害绿色防控、土壤微生态、生态种植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为一体,致力于解决人参病害生物防控、水肥一体化、人参和林下山参生态种植技术及产品开发等问题。

吉林抚松人参科技小院坚持“人参产业问题导向型创新模式”,小院的科研人员长期扎根一线,围绕人参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科研攻关形成解决方案,通过科普宣传和技术推广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问题驱动—科研支撑—应用落地—知识普及”的完整链条,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推广协同的特点。

“目前小院集成了人参自动化筑床和播种技术、土壤调理技术、人参营养植保技术、叶片上举及地上多茎增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参的产量和品质。我们研制了微生态复合菌剂、生物有机肥、生物炭基肥等肥料以及鲜人参颗粒、人参皂苷胶囊、人参蜜等系列产品。科技小院通过现场演示、播放视频、直播讲解等科普讲堂的方式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累计培训人员超过2000人次。”抚松人参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副院长韩忠明说道。

研发道地灵芝 研制复合饮品

中国农技协吉林浑江灵芝科技小院(以下简称浑江灵芝科技小院)是由吉林省科协、长春科技学院、吉林省长白山野生资源研究院、吉林省农技协引领依托白山市人宇高科生物工程贸易有限公司共建的。

“小院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力求从食药用菌品种优选、灵芝生产技术改进、连作障碍缓解、精深加工技术突破、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浑江灵芝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刘志洋说道。

老师和研究生常年驻扎生产一线,研发出赤芝、长白山野灵芝、黄精等道地品种,成功研制功能性灵芝复合饮料,探索栽培模式与原料对灵芝品质的影响。

“吉林省地理环境适宜,道地灵芝活性成分含量高。其开发的复合饮较传统饮品则在成分、口感、工艺等方面更具优势。灵芝为药食同源品种,开发的复合饮,成分搭配更科学,口感风味更佳,更符合消费需求。”刘志洋继续介绍道,“我们采用‘公司联基地+合作社带农户’模式,先后成立了科技专家服务团、科技志愿服务队,举办多次有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并取得显著效果。已安置200多名下岗工人及农民就业,开展多场科技培训,获省级奖项1项。”。

浑江灵芝科技小院是农业科研、服务与人才培养的融合体,正以科技助推乡村振兴,为吉林省灵芝产业增添新的力量。

科技星火终将燎原,黑土地上捷报频传。科技小院的夜灯还亮着,一篇又一篇的“大地论文”仍在续写。

Baidu
map